选课报班

在线模考

教案模板

视频教学

直播课程

网校课程
当前位置: 主页 > 教师资格证 > 考试题库 >

2019上半年初中政治教师资格面试真题及答案(第一批)

时间:2019-12-23 15:35    来源:未知  

初中道德与法治《认识国家利益》

一、考题回顾

题目来源:5月18日天津市面试考题

试讲题目

1.题目:认识国家利益

2.内容:

祖国是我们成长的摇篮,她以广袤的土地和灿烂辉煌的思想文化,养育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对伟大祖国,我们每个人都怀有最深厚、最纯洁、最高尚、最神圣的情感,决不允许她的荣誉和利益受到任何亵渎和损害。

国家利益是一个主权国家在国际社会中生存需求和发展需求的总和,包括人口、领土、主权和政权等,它们关系到民族生存、国家兴亡。

国家利益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军事等领域,包括安全利益、政治利益、经济利益、文化利益等。其中,国家的核心利益包括国家主权、国家安全、领土完整、国家统一、宪法确立的国家政治制度和社会大局稳定、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障。

3.基本要求:

(1)要求配合教学内容有适当的板书设计;

(2)教学中注意师生间的交流互动,有适当的提问环节;

(3)请在10分钟内完成试讲内容。

答辩题目

1.说一说你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什么。

2.如何主动开发课程资源。

二、考题解析

【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情景导入,场景激趣。

播放视频:美国三艘航母齐聚西太军演,提问:对美国三艘核动力航母齐聚朝鲜半岛东部海域,你怎么看?学生回答后,教师引导:正如同学们所说,美国的行为威胁到我国的国家安全和利益,那什么是国家利益,我们今天就来学习一下。

环节二:新课讲授

(一)认识国家利益

PPT展示:2017年5月一带一路的高峰论坛。

提问:同学们为什么我们中国要建立一带一路,积极与其他国家开展这些对外关系了?

学生自由回答。教师引导得出答案:是因为维护我们国家的利益。

提问:国家利益是什么?

学生自由回答后,教师小结:国家利益是一个主权国家在国际社会中生存需求和发展需求的总和,包括人口、领土、主权和政权等,它们关系到民族生存、国家兴亡。

(二)国家利益的体现形式

PPT展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的颁布。

思考:为什么国家会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

小组讨论5分钟,派小组代表发言,,教师总结得出结论:为了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

继续提问:国家安全体现在哪些方面?

学生自由回答后,教师总结:国家利益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军事等领域,包括安全利益、政治利益、经济利益、文化利益等。其中,国家的核心利益包括国家主权、国家安全、领土完整、国家统一、宪法确立的国家政治制度和社会大局稳定、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障。

(三)国家利益离我们远吗?

播放视频:《战狼二》经典台词片断:“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当你在海外遭遇危险,不要放弃!请记住,在你身后有一个强大的祖国!”如今,当你走出国门的时候,你会发现,我们的祖国早已是强国姿态。虽然中国护照不能保证你去更多国家;但是,无论你身处何地、遭遇何种危险,它都能带你安全回家。

教师进一步引导,同学们我们知道国家利益关乎我们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切身利益,作为中华儿女的我们,应该怎么对待国家利益?

学生自由思考和讨论。

教师总结:祖国是我们成长的摇篮,她以广袤的土地和灿烂辉煌的思想文化,养育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对伟大祖国,我们每个人都怀有最深厚、最纯洁、最高尚、最神圣的情感,决不允许她的荣誉和利益受到任何亵渎和损害。

环节三:巩固提高

同学们,作为青少年的我们,要常怀一颗感恩之心,要感谢我们的祖国母亲对我们的养育之情。同时我们也要提升我们自己的能力,为祖国的发展壮大付出我们的一份力量。

PPT展示《少年中国强》,全班朗读。

环节四:小结作业

小结:根据本框的内容特点及学生学习的特点,结合板书内容,采用归纳式小结。总结国家利益的内涵。

作业:以“我的祖国”为主题来设计一份作文,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写:

1.我想对祖国说的话

2.祖国的变化

3.感动我的爱国电影或声音(搜集相关资料)

【板书设计】略

【答辩题目解析】

1.说一说你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什么。

【参考答案】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社会主义。

2.树立国家利益当先的意识。

【能力目标】

学习运用法律维护国家和社会的合法权益。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知道国家安全内容,我国国家安全利益的内涵。

2.如何主动开发课程资源。

【参考答案】

课程资源不会自动进入教学领域,需要能动地去寻找、认识、选择和运用。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不仅是特定部门和人员的专业行为,更是教师主导的活动。

自主开发。教师在课程资源的开发中要发挥主体作用,认真学习和领会课程的目标和内容;分析课程资源开发与课程目标实现的关系,评估课程资源的特点及其价值;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和利用课程资源。

特色开发。学校要从具体的地域特点、学校特点、教师特点、学生特点出发,发挥各自的优势,使课程资源的开发呈现出多样性、丰富性、独特性,有效实现特色开发。

共同开发。教学活动是师生共同参与的过程,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要充分发挥全体师生的作用,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共同收集、处理、展示课程资源,有效利用。

初中道德与法治《维护秩序靠规则》

一、考题回顾

题目来源:5月18日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面试考题

试讲题目

1.题目:维护秩序靠规则

2.内容:

社会规则是人们为了维护有秩序的社会环境,在逐渐达成默契与共识的基础上形成的。生活中,调节我们行为的规则有很多,如道德、纪律、法律等。

社会规则明确社会秩序的内容。规则告诉我们应该如何安排社会生活各方面的关系;如何作为社会一员享有权利,承担责任,处理好与他人、社会的关系,从而使大家各司其职,各安其位,各尽其职,各得其所。

社会规则保障社会秩序的实现。社会规则明确了当有人破坏秩序时该如何处罚,从而保障社会的良性运行。对违反社会规则行为的处罚,既有法律、纪律等规定的强制性措施,也有道德、风俗等包含的非强制性手段。

3.基本要求:

(1)教学设计要联系学生实际情况;

(2)要有适当的板书设计;

(3)要有师生互动。

(4)试讲时间不要超过10分钟。

答辩题目

1.说说社会为什么需要规则?

2.说说你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二、考题解析

【教学过程】

环节一:课堂导入

播放图片,导入新课

上课之前,教师给学生播放因为车主或行人不遵守交通规则而导致的一些交通事故场面。然后提问学生:

(1)为什么会发生这些交通事故?

(2)不遵守规则还会有哪些后果?

学生通过观看图片,自行思考回答问题。

提示:是因为行人或者驾驶员没有遵守交通规则,有的行人擅自翻越围栏,有的司机闯红绿灯,才造成了惨剧,等等。

学生回答之后,教师引导学生,任何事情都有它的秩序和规则,不遵守社会秩序会造成严重的后果,那社会规则在生活中有哪些作用?就势引入新课《维护秩序靠规则》。

环节二:新课讲授

1.社会规则的含义

活动一:实例探讨

教师播放一些有关于规则的小视频(例如劳动者拿着合同去法院维权,警察依法打击贩毒分子,或者班级每天都任命值日生打扫清洁等等)。

让同学们结合教材内容,展开讨论:

(1)视频中出现了哪些社会规则?

(2)你认为社会规则是什么?

学生讨论,说出自己的思考看法。

教师总结:社会规则包含了纪律,道德,法律和人民约定的原则等等,社会规则的含义是人们为了维护有秩序的社会环境,在逐渐达成默契和共识的基础上形成的。

2.社会规则与社会秩序的关系

活动二:案例探究

教师展示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的相关资料。

为维护社会治安秩序,保障公共安全,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规范和保障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依法履行治安管理职责,我国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2005年8月28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17次会议通过,2005年8月2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38号公布,自2006年3月1日起施行;根据2012年10月26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29次会议通过、2012年10月2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67号公布、自2013年1月1日起施行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的决定》修正;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于2012年10月26日通过,自2013年1月1日起施行。

看完材料之后教师组织学生以4人为一组进行讨论:国家为什么要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并且不断的完善它,这样的法律规则对我们的生活秩序有什么影响?学生讨论之后派代表进行回答。

学生自由回答之后,教师与学生共同总结出:社会规则明确社会秩序的内容,它告诉我们该如何正确处理生活中各方面的关系。同时社会规则保障社会秩序的实现,社会规制明确了有人破坏社会秩序时该如何处罚,从而保障社会的良性运行。

环节三:巩固提高

教师邀请两组同学进行情景剧表演。两组同学都表演下课后食堂吃饭的排队场景。一组表演食堂中有规则标语和志愿者维护秩序,大家按顺序排队盛饭的情况,而另一组则表演食堂中没有规则标语,也没有志愿者维护秩序,大家一窝蜂的涌向盛饭窗口的情况。学生通过亲身表演和亲眼观看加深对与社会秩序和社会规则的理解。

教师总结:看似小小的不文明不遵守秩序的行为也会给我们造成巨大的影响,而良好的社会秩序会给我们带来完全不一样的生活体验,为我们的生活带来更多便利。所以大家一定要在生活中处处规范自己的行为,用规则去维护秩序。

环节四:小结作业

课堂小结:社会秩序影响我们的方方面面,所以我们在任何场合任何事情上都需要遵守社会规则,维护社会秩序。

课后作业:下课之后在生活中找一找还有哪些常见的社会规则和社会秩序,然后和爸爸妈妈或者同学分享。

【板书设计】

维护秩序靠规则

一、社会规则的含义

二、社会规则与社会秩序的关系

1.明确社会秩序的内容

2.保障社会秩序的实现

【答辩题目解析】

1.说说社会为什么需要规则?

【参考答案】

做什么事情都需要规则来实现某种目标或程序,规定出来需要大家共同遵守的制度或章程。正所谓,没有规则,不成方圆,维持某些事情的秩序,成方成圆。其实我们的生活是离不开规则的,就如同空气对于小草,水对于鱼儿一样,是须臾不可分离的。

2.说说你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参考答案】

根据课程标准和教材分析,我设置了如下的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认识到社会规则重要性,树立社会秩序和规则意识。

【能力目标】

能够自觉遵守社会规则,维护社会秩序。

【知识目标】

知道良好的社会秩序促进社会的运行,了解社会规则和社会秩序的关系。

初中道德与法治《法定义务须履行》

一、考题回顾

题目来源:5月18日甘肃省兰州市面试考题

试讲题目

1.题目:法定义务须履行

2.内容:

法定义务是由我国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具有强制性。自觉履行法定义务,是公民不可推卸的责任。

依据法律规定,有的法定义务要求公民必须作出一定行为,公民必须按照法律要求去做,否则,就可能构成违法甚至犯罪,会受到法律的追究。我们要依法履行公民义务,法律要求做的必须去做。

我国法律明确规定禁止公民实施某些行为。我们要依法履行公民义务,法律禁止做的坚决不做。实施法律所禁止的行为,会受到法律制裁。

3.基本要求:

(1)教学设计要联系学生实际情况;

(2)要有适当的板书设计;

(3)要有师生互动。

(4)试讲时间不要超过10分钟。

答辩题目

1.法定义务与道德义务的区别?

2.说一说本节课你是如何设计导入的,为什么这样设计?

二、考题解析

【教学过程】

环节一:课堂导入

出示视频,导入新课

出示视频“变了味的好人好事”,出租车上丢东西,要想拿走要先交“拾金不昧费”。

思考:归还失物能否索要报酬?谈谈你的看法?

教师总结:我国法律要求公民必须作出的行为还有哪些?从而导入新课《法定义务须履行》。

环节二:新课讲授

1.法定义务的内涵

活动一:合作探究

2017年6月2日,依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民政部《关于依法处理监护人侵害未成年人权益行为的若干问题的意见》作出裁决:撤销湖南省道县村民何某和李某夫妇对女儿妞妞的监护权。为何撤销亲生父母的监护权?原来是被发现年仅8岁的未成年人妞妞被亲生父母以每年5万的租金“出租”给盗窃团伙。

同桌之间合作探究(1)为何何某和李某对女儿妞妞的监护权被撤销?(2)除此以外,还知道哪些法律要求我们必做的行为?

教师总结:法定义务是由我国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具有强制性。自觉履行法定义务,是公民不可推卸的责任。法律要求我们必做的行为还有爱护公共财产、遵守社会公德、维护公共秩序、维护国家安全等。

2.履行法定义务的要求

活动二:小组讨论

多媒体出示材料:

网络消费陷阱“揭秘”刷单背后的利益链:法律明确禁止刷单行为。

思考:《电视商务法》规定的网络刷单一条龙属于什么行为?我们从中得到什么警示?

教师总结:公民必须按照法律要求去做,我们要依法履行义务,法律要求做的必须去做。否则,就可能构成违法甚至犯罪,会受到法律的追究。法律禁止做的坚决不做,实施法律所禁止的行为,会受到法律制裁。

环节三:巩固提高

问题:根据本节课我们所学到的知识,去评析导入中案例的做法?

学生自由讨论,教师进行正确引导。

最后师生明确:拾金不昧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一个人高尚道德情操的体现,也是良好社会风气的一个方面;从小我们受到的教育都是捡到失物要归还,否则丢失的人该多么着急。捡到失物及时归还原主是一种法律义务,不归还还有可能构成违法犯罪。

环节四:小结作业

课堂小结:(1)原因:法定义务是由我国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具有强制性。自觉履行法定义务,是公民不可推卸的责任。

(2)做法:公民必须按照法律要求去做,我们要依法履行义务,法律要求做的必须去做,法律禁止做的坚决不做。

课后作业:预习违反义务须担责的相关内容,下节课我们来共同学习。

【板书设计】

法定义务须履行

1.法定义务的内涵

2.履行法定义务的要求

【答辩题目解析】

1.法定义务与道德义务的区别?

【参考答案】

①法定义务由国家法律规定,道德义务是在社会生活中自然形成的。

②法定义务靠国家强制力做后盾确保履行,道德义务靠舆论、习惯和社会成员自觉自愿地履行。

③法定义务是必须履行的,道德义务是积极履行的。

2.说一说本节课你是如何设计导入的,为什么这样设计?

【参考答案】

我采取的是视频导入,具体是这样设计的:

出示视频“变了味的好人好事”,出租车上丢东西,要想拿走要先交“拾金不昧费”。

思考:归还失物能否索要报酬?谈谈你的看法?

教师总结:我国法律要求公民必须作出的行为还有哪些?从而导入新课《法定义务须履行》。

理由:通过视频导入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而且视频的内容是日常生活中比较熟悉的事情更能够引起学生情感的波动,带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新课的开展。


(责任编辑:admin)

 

热门推荐

帮助中心

课程试听   直播课堂

课程试听   直播课堂

课程试听   直播课堂

帮助中心

全国客服热线:400-029-1116
联系电话:029-85568912 87555512
乘车路线:1.乘19路、44路、215路、215区间、217路、229路、239路、323路
2.地铁2号线纬一街站C出口向南500米
地址:陕西师范大学雁塔校区

邮箱:dadejiaoyujituan@126.com 官方网站:http://www.dade100.cn
师大教师考试中心 版权所有陕ICP备1500253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