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课报班

在线模考

教案模板

视频教学

直播课程

网校课程
当前位置: 主页 > 教师资格证 > 历年真题 >

2020上半年高中地理教师资格证面试真题及答案

时间:2020-03-28 14:22    来源:未知  

2019下半年高中地理教师资格证面试真题及答案第一批

一、考题回顾



二、考题解析

【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问答导入。展示中国三大自然区的范围,提问学生自己的家乡属于哪个自然区,平时常说的“南方北方”以何为界?带着问题,引入本课。

环节二:新课讲授

1.东部季风区的南北差异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并结合图1-1-7找出东部季风区可以分为哪几部分,以什么地理事物为分界线。

【学生总结】分为南北两大区域,以秦岭—淮河为界线。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复习旧知识同时回归教材,思考秦淮一线还是哪些地理事物的分界线。

【师生活动】学生小组讨论,教师巡视点拨。

【师生总结】秦淮一线除了是南北方的分界线并与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大致吻合之外,还具有以下地理意义:小麦与水稻、旱地与水田、湿润与半湿润地区、河流是否有结冰期、亚热带与暖温带、温带季风气候与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落叶阔叶林与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分界线。

【教师活动】PPT展示《南北地区分区的自然差异》,提问:

(1)我们是根据什么条件东部季风区划分成四个分区?

(2)除了这两个因素之外,四个分区在哪些自然地理因素方面还有差异,尝试总结为表格。

【师生活动】学生讨论,教师指导。

【师生总结】根据水分和热量进行划分。

2.南北差异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教师活动】展示视频《南北方人文环境差异》,提问:

(1)南北方地区在哪些方面有差异?

(2)你的生活中有哪些明显的南北方生活方式的区别?

【师生活动】学生思考,教师指导。

【师生总结】北方作物一年一熟、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耕地以旱地为主,是中国小麦、棉花、杂粮的主要产地;南方作物一年两熟或一年三熟,耕地以水田为主,是中国稻谷、茶叶、蚕丝的主要产区。此外,人们的文化风俗,如:饮食、服饰、生活习惯、方言词汇、歌曲戏剧等,南北方各不相同。

【教师活动】展示《南北方地区居民建筑实景图》。提问:

(1)南北方地区的居民建筑有什么最明显差异?

(2)原因是什么?

【学生总结】北方地区降水变率大,多为平顶屋,可以节省建材;南方地区降水丰富,为方便排水,居民建筑屋顶坡度大。

【教师活动】展示《南北方交通线路示意图》与《南北方工业分布示意图》,提问:

(1)南北方的交通方式有什么区别?

(2)为什么北方经济以重工业为主,而南方的轻工业相对比较发达?

【师生总结】北方是铁路和干线公路的主要分布区,南方地区的内河运输较为普遍。矿产资源存在南北地域差异,在资源蕴藏量上,北方具有较大的优势。

环节三:巩固提高

根据所学知识,将南北差异总结为表格。

环节四:小结作业

小结:让学生自主总结。

作业:课下询问家人朋友还有哪些南北差异。

【板书设计】

一、考题回顾


二、考题解析

【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多媒体视频导入。教师利用多媒体播放《深圳的崛起》片段,学生观察深圳一座座高楼拔地而起,城区范围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大量人口流入深圳寻求发展……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城市?城市是如何产生的?现在的城市又具有哪些特点呢?根据学生回答,顺势导入新课。

环节二:新课讲授

1.了解城市化

【教师活动】教师出示一幅城市地域扩展图,引导学生读图并思考:

(1)随着时间推移,这个地区的城市数量发生了什么变化呢?

(2)城市的用地规模或者地域范围有什么变化?

【学生活动】(1)城市的数量逐渐增多。(2)城市的用地规模逐渐扩大。

【教师总结】随着一个地区城市数量增多、城市规模的不断增大、农村人口变为城市人口,农村地区转化为城市地区,农业活动转化为非农业活动,这个过程就是城市化。城市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不仅包括物质形态的变化,还包括居民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的变化。

【教师活动】继续设置问题:

(1)城市化的标志是什么?

(2)哪一个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城市化水平的主要标志?

【学生活动】结合教材自主思考。

【教师总结】城市化三大标志:城市人口增加;城市用地规模扩大;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上升。通常以城市人口在总人口的比重作为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城市化水平的主要标志。

2.城市化的特点

【教师活动】教师在多媒体出示1950年以来世界城市化的发展趋势图,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从图中能看出世界范围内城市化有什么特点?导致出现这一特点的原因是什么?

【学生活动】世界城市化速度加快。世界范围内经济的飞速发展。

【教师总结】1950年来,世界城市人口增长及城市化发展迅速。主要是因为二战后发达国家经济的快速增长,发展中国家政治独立和经济的迅速发展。

【教师活动】出示世界六大城市带的分布图,引导学生观察思考从图中能看出世界范围内城市化有什么特点?

【学生活动】出现了很多大城市。

【教师总结】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城市发展趋势日益明显,主要表现在人口和财富向大城市集中,大城市的数量急剧增加。大城市之间出现新的城镇,城市间的分界线开始模糊,并形成城市群和大城市带。

【教师活动】指导学生阅读发达国家城市化进程的三个阶段、郊区化和逆城市化两个知识窗,请学生以地理兴趣小组为单位探究:

(1)西方城市化发展的进程是怎样的?

(2)郊区化和逆城市化出现的原因是什么?

【学生活动】以地理兴趣小组展开合作探究。

【教师总结】

(1)第一阶段,城市化水平低于30%,第一产业比重大,属于缓慢发展阶段;第二阶段,城市化水平加速提高,城市数量增加,用地规模大幅度扩展,第二产业成为区域经济的主导;第三阶段,城市化水平达到70%以上,增长缓慢甚至停滞,第三产业逐步成为区域经济的主导。

(2)城市中心区,人口密集,工业高度集聚,污染严重,环境恶化,生活质量下降,低价上涨,居住条件差,交通拥堵,就业困难。郊区基础设施完善,环境好。

环节三:巩固提高

【学生活动】畅所欲言,谈谈城市化给自己生活带来的改变有哪些。学生交流回答。

【教师总结】增长了见识,生活更加便利,提供大量的就业岗位。

环节四:小结作业

小结:请学生分享总结本节课的知识要点。

作业:对生活所在地的城市化发展历程及特点进行调查,写成小报告。

【板书设计】

一、考题回顾



二、考题解析

【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多媒体导入。教师展示2006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国际沙漠和荒漠化年”,并通过资料展示世界及我国荒漠化现状及问题。提出问题:什么是荒漠化,荒漠化是如何形成的?面对日益严峻的荒漠化问题,我们应做何应对?进而导入新课。

环节二:新课讲授

1.荒漠化的概念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从教材中提取出什么是荒漠化。

【学生活动】自主学习,了解荒漠化的概念。

【教师总结】荒漠化是一个报考发展过程,其实质是土地退化,分布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形成原因是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的共同作用,表现为土地荒漠化、石质荒漠化和次生盐碱化,所谓“沙漠化”只是荒漠化的表现形式之一。

2.西北地区的位置及地形

【教师活动】展示《西北地区的位置和地形》图,引导学生读图,并引导其说出西北地区的位置和概括其地形特点。

【学生活动】

(1)位置:非季风区年均降水量在400毫米以下的我国西北内陆干旱半干旱地区。

(2)地形特点:东部高原,西部山脉和盆地相间。

3.干旱的自然特征

(1)干旱的成因

【教师活动】课件展示《西北地区自东向西降水和植被景观的变化》图。

【提问】

(1)西北地区的降水和景观从东到西有什么变化?

(2)西北地区干旱的成因是什么?

【学生回答】

(1)降水:从400毫米降到50毫米以下;景观:温带草原—荒漠草原—荒漠,干旱的气候条件形成以荒漠为主的景观。

(2)原因:

2.干旱与荒漠化的关系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分析教材活动(荒漠化效应和水—气—生物的作业)。

【学生活动】思考荒漠化形成过程中各自然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

【教师总结】荒漠化的形成不是单一要素影响的结果,是各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相互作用而形成的。我国西北地区的荒漠化中,水分是最重要的制约因素。

【教师讲解】气候异常会导致脆弱的生态环境失衡,特别是在持续少雨的年份,能加剧荒漠化的进程。

环节三:小结作业

课堂小结:请学生回顾本节课的知识要点。

课后作业:思考人类对荒漠化的形成有无影响?哪些活动影响到荒漠化的形成?

【板书设计】

2019下半年高中地理教师资格证面试真题及答案第二批

一、考题回顾

题目:《冰川、海浪侵蚀作用形成的地貌》

二、考题解析

【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运用案例导入法,向学生展示中国普陀山海岛的梵音洞景观,并提问学生梵音洞是如何形成的?引发学生思考,以此导入本节课。

环节二:新课讲授

(一)读图分析

【教师活动】给学生展示西欧典型冰川侵蚀峡湾景观图和香港金岛海岸的岩石,提问学生这两个地方为什么会呈现出这样的景观。

【学生活动】学生观察图片结合上节课所学其它类型的侵蚀作用进行分析,得出这两处景观形成的原因是冰川作用和海浪作用。

【教师活动】教师再次展示冰斗、角峰、U形谷、海蚀崖、海蚀柱和海石拱桥的景观图进一步请学生结合上节课所学知识进行思考,这些景观是由冰川和海浪的哪种作用产生。

【学生活动】学生交流讨论并得出结果,由侵蚀作用产生。

【教师讲解】除了上节课所学的几种侵蚀作用,在海岸地区和高纬度、高山地区也存在两种侵蚀作用就是冰川侵蚀和海浪侵蚀作用。

(二)形成过程探究

【教师活动】教师在多媒体播放海浪对沿海地区地貌侵蚀过程视频,请学生观看视频并思考海浪侵蚀的过程以及对沿海地貌的影响是什么?

【学生活动】学生观看视频并四人为一小组交流讨论,总结并展示探究成果。

【教师讲解】海浪携带沙砾对海岸的冲击和磨蚀作用,叫做海蚀作用。海浪对海岸侵蚀形成的陡壁叫做海蚀崖;在海蚀崖底部形成的凹槽叫做海蚀穴;随着海蚀崖的后退,在海蚀崖前面形成的宽缓的、微微上凸并向海倾斜的平台叫做海蚀平台;海蚀崖后退过程中,一些岩石残留并突兀于海蚀平台之上,像一个个岩柱,称为海蚀柱;海浪侵蚀海岸形成的拱桥叫做海蚀拱桥。

【教师活动】教师继续在多媒体播放冰川的变化对高山地区地貌侵蚀过程视频,请学生观看视频并思考冰川侵蚀的过程以及对地貌的影响是什么?

【学生活动】学生观看视频并四人为一小组交流讨论,总结并展示探究成果。

【教师讲解】在高纬度或高海拔地区,冰雪积累到一定厚度,在重力等作用下沿地表移动,形成冰川。冰川对地面侵蚀形成的谷地叫做冰川谷地,冰川谷地多呈“U”形,故称为冰川U谷;两条冰川谷地之间的陡峭山脊叫做刃脊;在冰川源头,由于冰雪侵蚀形成的斗状洼地叫做冰斗;多个冰斗之间的尖锐山峰叫做角峰。

环节三:巩固提高

【教师活动】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积累,四人为以小组交流讨论,我国有哪些冰川侵蚀和海浪侵蚀形成的景观。

【学生活动】学生小组进行总结并展示成果。

环节四:小结作业

小结:师生共同总结本节课内容。

作业:请学生课后通过调查访问和查找资料,了解家乡某种典型地貌的形式和变化,并分析原因。

【答辩题目】

1.简述冰川侵蚀的方式有哪些?

2.你认为如何培养学生地理学习的兴趣?

……………………………………………………………………

一、考题回顾

题目:《人口的迁移与流动》




二、考题解析

【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通过大屏幕展示资料,引出主题,带入新课。

1979年以前,深圳市只是一个拥有2万人口的小镇,1980年设立经济特区后,全国各地的人口源源不断地迁入,人口迅速增长,到2000年底,深圳市总人口超过700万,其中户籍人口124.9万,外来人口577万,占总人口的82.1%。

请学生思考:深圳市的人口增长如此之快的原因是什么?这种变化对深圳市的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并附以导入语:从全球来看人口的增长只取决于人口的出生和死亡,但对一个地区来说,人口增长除了受出生率、死亡率的影响外,还受人口迁移的影响,顺势导入新课。

环节二:新课教学

1.人口的迁移及分类

【教师活动】学生通过自主阅读教材,了解了人口迁移的概念,并判断下列哪项属于人口迁移?按人口迁移空间范围的不同,人口迁移可分为哪几种类型?

(1)国庆期间小张一家人前往古城西安旅游。

(2)开服装店的小李前往广州进货。

(3)老王由于工作原因从老家搬家去杭州生活。

【学生回答】学生自主思考,回答。

【教师总结】人口迁移的概念:三大要素,即空间移位、“时间性”,一般在一年以上。定居地变更。按人口迁移空间范围的不同,国际人口迁移和国内人口迁移两种类型。

2.国际、国内人口迁移的特点及影响因素

【教师活动】教师展示《殖民主义扩张》记录片、《15—19世纪国际人口迁移示意图》《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的人口迁移示意图》。请学生结合教材中的相关内容,了解国际范围内的移动。四人一小组共同解决以下问题。

(1)国际人口迁移分为哪几个时期?

(2)每个时期的特点分别是什么?

(3)流入及流出地发生了怎样的改变?

(4)不同时期产生人口迁移的影响因素是什么?

【学生活动】学生自主思考,回答。

【教师总结】



【教师活动】教师播放《民工潮》纪录片、1949年以来我国国内人口迁移的主要流向,请学生结合影片、图片并阅读教材中的第四、五段,了解我国国内人口迁移。回答:

(1)文中介绍了我国哪几个时间段的人口迁移活动?

(2)每个时间段迁移原因、方式、方向是怎样的?

【教师总结】

随着经济发展、交通便利、生活水平提高等因素,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口迁移现象。人口迁移能够调节人口空间分布和人才余缺;加强民族融合和文化交流;促进经济发展和缩小地区差异等,对我们的生活意义重大。

3.人口流动

【教师活动】阅读教材相关的内容,学生自主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什么是人口流动?人口流动与人口迁移有什么不同?

【学生回答】人口流动指因工作、学习、旅游、探亲等原因临时或短期离开原居住地外出活动,而不变更户籍的人口移动现象。

【教师总结】影响人口流动的因素:人口流动的强度主要取决于经济、文化发展水平。

人口迁移和人口流动都是人口在地理空间上的一种运动过程,但人口迁移强调居住地变更和时间限度(永久性或长期性)。

环节三:巩固提高

解决课前悬疑:深圳市的人口增长如此之快的原因是什么?

环节四:小结作业

小结:师生一起回顾本节课的重要知识。

作业:请同学们在刻下查阅相关的资料,列举一些人口移动的例子。

【答辩题目】

1.人口流动与人口迁移有什么不同?

2.如果你是一名地理教师,请问你如何开展地理教学?

…………………………………………………………………………

一、考题回顾

题目:《东、中、西部发展差异》



二、考题解析

【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温故知新导入法。展示“我国三大经济地带分布图”,引导学生回顾三个经济地带的范围。由图可知,我国三大区域发展差异非常突出,东部地区社会经济相对发达,而中、西部地区总体发展水平明显落后于东部经济带。引导学生思考“我国三大经济地带究竟存在怎样的差异?又是什么原因导致的?”进而导入新课。

环节二:新课讲授

1.产业结构差异

【教师活动】展示《我国三个经济地带经济发展比较图》,引导学生思考:东、中、西部三大产业结构有什么特点?

【学生回答】东部地带第二与第三产业比较发达,中西部经济地带第一产业也就是农业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占有较大比重。

【教师总结】综合比较东部与中西部产业结构,从工业结构上来说,我国大致有“南轻北重,东轻西重”的基本特征。东部地带以轻型或轻重型混合产业为主,西部以重型产业为主,而中部则显示出一定的过渡性特征。

【教师活动】展示《某市产业结构的比例变化》及案例,思考:该市三大产业结构和轻重工业比例的变化情况,这种变化趋势对当地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起到怎样的作用?

【学生回答】第三产业比重迅速上升,第一产业比重逐渐下降;轻工业比重持续上升,重工业比重先上升后下降。作用:推进城市化进程,促进经济发展;增加就业机会;满足人们物质和文化生活。

2.工业化与城市化差异

(1)工业化

【教师活动】展示《2002年东、中、西部地带的工业增加值结构图》。引导学生结合教材,思考东、中、西部三大经济地带的工业增加值在全国工业增加值结构中各占什么地位?

【学生回答】东部地带工业产值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带,占了绝对的比重。在东部地带,外资、中外合资、民营企业已经占有相当大比重,高新技术产业蓬勃发展,但在中西部仍然以传统产业为主体。

(2)城市化

【教师活动】展示《2002年东、中、西部地带城市分布图表》。

【教师讲解】城市化水平在较大程度上反映出这个地区的社会经济水平。在工业化迅速推进的时期,城市化水平会显著提高。我国处于工业化迅速推进的时期,从东部与中西部东部城市化水平远高于中西部来看,东部城市的综合经济实力要显著高于中西部地带的同类城市。城市发展的滞后,严重制约了中、西部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

3.对外开放的区域差异

【教师活动】展示《全国开放格局的时空发展示意图》。引导学生归纳在对外开放政策下,我国东、中、西部发展的特点。

【学生回答】从时间上看,我国开放起步于1980年设立4个经济特区;五年后的1984年迈出第二步,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从此以后,开放步伐不断加快,至1992年基本形成全方位的开放格局。

【教师总结】除此,从空间上看,改革开放首先是从沿海开始,从沿海的点到沿海的片,再向中西部推进。但中西部的开放城镇仍呈点状分布,开放的程度尚不及东部沿海地带。

【答辩题目】

1.说出我国西部大开发的范围。

2.请谈谈结合现实生活事例开展地理教学的必要性。
高中地理《海陆分布对气压带的影响》

一、考题回顾


二、考题解析

【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运用网络语言导入,“夏天就是不好,我穷得连西北风都没的喝”,提出质疑夏天到底有没有西北风呢?进而导入新课。

环节二:新课讲授

(一)回顾旧知

【教师活动】若只考虑地球的形状和高低纬的冷热不均,会产生什么大气环流?

【学生活动】单圈环流。

【教师活动】什么情况下产生三圈环流?

【学生活动】地球自转即考虑地转偏向力。

【教师活动】请学生上台在世界地图上粘贴全球气压带及当地风向。演示PPT,对照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和名称,注重评价激励学生。

【过渡】以上大气环流都是假设地球表面是均匀的时候提出的,但实际上地球表面并不均匀,若考虑海陆分布,那会对大气环流有什么影响呢?要明白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有什么影响,首先要知道海陆性质有什么差异。

(二)实验探究

【教师活动】在课堂上引导学生观察“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实验”,实验中观察加热两个烧杯温度变化的幅度与停止加热后两个烧杯温度变化的幅度。

【学生活动】沙子升温快,降温也快;水升温慢,降温也慢。

【教师讲解】我们可以用沙子代表陆地;用水代表海洋。沙子和水升温的时候代表夏季,降温的时候代表冬季。因此,海陆之间的热力性质是存在差异的。引导学生填写表格。

(三)读图对比,动手演示

【教师活动】结合实验结论,对比观察1月份和7月份的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

【学生活动】学生四人为一小组讨论气压的变化,学生代表上台演示,在两幅地图上分别标示出1月、7月的气压带分布图,然后把相应高低压中心“对号入座”。

【教师总结】夏季,北半球的副热带高气压带,被大陆上的热低压所切断,其中亚洲低压(又叫印度低压)最为突出,从而使副热带高气压带仅保留在海洋上。冬季,北半球的副极地低气压带,被大陆上的冷高压所切断,尤以亚洲高压(又称蒙古高压)最为强盛,控制范围最广,这就使副极地低气压带也仅保留在海洋上。南半球由于海洋面积占绝对优势,因此气压带基本保持着带状分布的特征。

环节三:巩固提高

【学生活动】观察挂图中高低压分布,画出风向。

【教师活动】教师动画展示风向。

解决课前悬疑:夏季为什么喝不到西北风?

环节四:小结作业

小结:师生共同总结本节课内容。

作业:绘制北半球1月和7月的气压中心分布简图。

高中地理《中心地理论》

一、考题回顾


二、考题解析

【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采用生活实例导入的方法,提问学生以下问题:平时在实体店购买牙刷、大米、化妆品、电视机等商品时,会去什么地方?去的地方一样吗?

得出结论:去的地方不一样,越高级的商品需要走的路程越远。

让学生思考背后的原因,带着疑问开始新课程的学习。

环节二:新课讲授

1.网点分布特点

【教师活动】在多媒体上展示城市不同等级的商业网点的分布图,提问学生:这些网点的分布特点是什么?

【学生活动】等级越低的商业网点数量越多,高级服务点往往在某几个区域集中。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思考背后的原因。

2.中心地理论

【教师活动】在PPT上展示课本上中心地理论的三个基本概念:中心地、服务范围和门槛。

指出:越高级的商业网点,它经营的东西越多,服务的范围越广,这也使得它的运营成本增加,意即其正常运作并盈利需要更高的“门槛”。所以在消费者数量有限的情况下,越高级的网点越少,以达到最大利润。

【教师提问】如果把城镇当作服务中心,那会有什么结果?

【学生活动】自由讨论,发言。

【师生总结】总结学生的发言,归纳得出:一个地区城镇规模的大小与其数量成反比,城镇等级越高,数量越少。城镇的覆盖范围在理想下应该是圆形,但当多个城镇相互嵌套后,为了避免相互重叠,一般将圆周体系转化为六边形体系。由此得出:在理想的平原上,中心地服务范围为以中心地为核心的正六边形。

【教师活动】在多媒体上展示完整的六边形嵌套模型,系统介绍这一互相嵌套的理论模型。

由于各级中心地门槛人口和服务范围的差异,六边形的大小也不相同。高级中心地服务范围大,彼此相距远,但六边形数目少;低级中心地服务范围小,彼此相距近,但六边形数目多。从区域总体来看,高级中心地包容低级中心地,高级服务范围覆盖低级服务范围,从而构成层次分明的空间网络系统。

环节三:巩固拓展

展示中心地理论三原则的说明PPT。

教师简单地介绍中心地理论的市场原则、交通原则和行政原则。

环节四:小结作业

小结:师生共同总结本节课内容。

作业:课后收集中心地理论相关资料,了解背景与时代特点。

【板书设计】略

高中地理《区域产业结构》

一、考题回顾

二、考题解析

【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新闻导入。教师播放一段经济类新闻视频,提问学生:视频中出现的“产业结构调整”是什么意思?为什么我们现在需要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呢?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出课题。

环节二:新课教学

1.产业结构的概念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文字部分和《我国三次产业的划分图》,思考:

(1)我国的三次产业是如何进行划分的,请结合具体产业进行说明?

(2)什么是产业结构?

【学生活动】自主读图,回答问题。

【教师总结】第一产业指农业,包括种植业、林业、牧业和渔业;第二产业指工业和建筑业;第三产业指除第一、二产业以外的其他各业。产业结构就是三次产业及其内部的比例关系。

【过渡】产业结构在不同区域之间存在差异,表现为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区域,其三次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不同。

2.区域产业结构的差异

【教师活动】展示《蒙古国、中国和美国产业结构》柱状图,思考下列问题:

(1)材料中,三个地区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较大的是哪个产业?

(2)其整体经济发展水平如何?

【学生回答】蒙古国第一产业所占比重较大;中国第二产业所占比重较大;美国第三产业和第二产业所占比重比较大。

【教师总结】在传统农业区域或发展水平较低的区域,第一产业所占比重较大;工业区域或工业化加速发展地区,第二产业所占比重较大;发展水平整体较高的地区,第三产业和第二产业所占比重比较大。

【过渡】材料中的第三个国家也就是美国,其目前的产业结构是第三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较大,但美国并不是最初就形成了这样的产业结构,而是经历了一定的发展阶段才形成的。

3.区域产业结构的变化

【教师活动】展示《美国不同历史阶段各产业产值比重和人才产业分布统计表》,思考:各阶段产业结构的变化及原因是什么?

【学生活动】按照地理小组,分组讨论5分钟,学生讨论结束后,小组代表进行陈述。

【教师总结】美国的发展是经历了从第一产业占比较大发展到第二、第三产业占比大这一过程的,尤其到现在第三产业所占比重甚至高于第二产业,区域经济在发展过程中,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劳动力也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进行转移,推动经济水平、城市化水平不断向更高水平发展。

环节三:小结作业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课重点内容。

课后作业:查阅资料,了解本地区的产业结构以及区域经济发展状况,并撰写调查报告。

【板书设计】略
2019下半年高中地理教师资格证面试真题及答案第四批

一、考题回顾

题目:《地球的公转》




注:图片节选自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19页

3.基本要求:

(1)要求配合教学内容有适当的板书设计。

(2)试讲时间控制在10分钟左右。

(3)讲清楚太阳回归运动。

二、考题解析

【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运用复习导入法,提问:地球自转的自转轴是什么?回忆地球自转的相关知识,顺势引导学生思考地球的公转的中心是什么?地球公转的规律是怎样的?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进而导入新课。

环节二:新课讲授

(一)认识概念

1.地球公转

【教师活动】展示图1-3-4《地球的公转示意》。提问:

(1)地球公转的方向?

(2)地球公转运动中离太阳最近和最远的月份分别是几月?

【学生活动】观察地图并思考问题。

【教师总结】太阳公转的方向与自转方向一致。也是自西向东,太阳公转运动的轨迹是一个椭圆,所以离太阳最近是一月初,称为近日点,离太阳最远是在七月初,称为远日点。

2.黄赤交角

【教师活动】展示图1-3-5《黄赤交角示意》,提问:地球自转和公转的轨道面一致吗?

【学生活动】同桌两人相互交流,发表个人观点。

【师生总结】地球自转是地球在公转的过程中还在不停地自转。地球公转的轨道面称为黄道面。地球自转时,地轴的指向几乎是不变的,因此就存在基本不变的赤道面。黄道面与赤道面之间存在一个交角,称为黄赤交角。日前黄赤交角是23°26′,地轴同公转轨道面斜交的角度为66°34′。因此地球自转和公转的轨道面不一致。

(二)探究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教师活动】展示实验模型—地球的公转与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模拟地球围绕太阳公转,并要求学生仔细观察直射点的移动变化,结合图1-3-6,讨论完成如下表格:

一、考题回顾

题目:《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



二、考题解析

【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运用图片导入法,展示现如今经济发展带来的环境污染及生态破坏现象,提问:可以采取哪些解决办法?引导学生认识到人类要从根本上解决环境问题,就必须寻求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相协调之路,即可持续发展之路。进而导入新课。

环节二:新课讲授

(一)认识概念

【教师活动】给学生呈现两段乡村发展的资料,一则是:扩大放牧增加了收入但是导致草场退化,另一则是:种植中药使得经济发展的同时环境依旧山青水绿,提问:哪种方式合理并说出原因。

【学生活动】同桌两人相互交流,发表个人观点。

【教师总结】第一种是不可持续发展的生产方式,第二种是可持续发展的生产方式。因为第一种生产生产方式只注重经济效益,而忽略了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通过资源的不合理利用,掠夺后代人发展的权利。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思考:什么是可持续发展?

【学生回答】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教师补充】其核心思想是:健康的经济发展应建立在生态可持续能力、社会公正和人民积极参与自身发展的基础上。他所追求的目标是:既要使人类的各种需要得到满足,个人得到充分发展,又要保护资源和生态环境,不对后代人的生存和发展构成威胁。

(二)探究内涵

1.发展的观念

【教师活动】呈现哥本哈根气候大会的资料,引导学生思考:对于可持续发展这个议题,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解决策略分别是什么,对此,你有什么感想?。

【学生活动】学生阅读资料自我总结并交流展示结果。

【师生总结】可持续发展鼓励经济增长,社会经济增长是人类共同的、普遍的权利,无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应该享有发展的权利,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其社会经济发展是第一位的,只有发展,才能解决贫富悬殊、人口激增、生态危机等危机提供必要的资金和技术,才能逐步实现现代化、摆脱贫困、愚昧和落后。

2.公平的观念

【教师活动】展示近几十年东北鹤岗的发展过程,提问:鹤岗的发展,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哪些思想?

【学生活动】阅读材料分析总结。

【师生总结】可持续发展强调公平的观念。首先是代际之间的公平,当代人的发展不能损害后代人发展的基础,应给我们的子孙后代留下一个良好的生存发展环境。其次是区域之间的公平,无论是哪个国家、地区、种族、民族、性别年龄或各种文化信仰的人群,在可持续中,都应享有平等的地位。

3.环境的观念及权利的观念

【教师活动】呈现不同时期“世界环境日”主题,讨论:“世界环境日”主题分别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哪些思想?

【学生活动】以前后桌四人为以小组,交流讨论。

【师生总结】一方面,可持续发展认为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彼此联系,互为因果。既把环境保护作为他激励追求的基本目标,又需要把建设舒适、安全、清洁、优美作为实现发展的重要目标。另一方面,可持续发展认为,在与大自然和谐的背景下,全人类都应享有过健康而富裕的生活的权利;即每个人都享有在发展中合理利用资源的权利和享有清洁、安全、舒适环境的权利。

环节三:巩固提高

【教师活动】探究:在生活中如何践行可持续发展?

【学生回答】不使用一次性筷子、多使用绿色的出行方式、节约资源等等。

环节四:小结作业

小结:师生共同总结本节课内容。

作业:课后搜集我国对于全球可持续发展所作出的努力。

…………………………………………………………………………

一、考题回顾

题目:《区域发展阶段与人类活动》


二、考题解析

【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运用设置情境导入法:教师请学生欣赏美国城市匹兹堡不同时期的城市景观图,结合自己的认知,按照发展时间的早晚顺序进行排序,并简述理由。

教师总结:我们前面学过地理环境具有差异性和整体性特征。差异性特征要求我们要因地制宜地对区域进行开发利用,整体性特征指导我们要合理、适度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那么,在漫长的人类发展过程中我们是怎么发展的呢?带着这个疑问,我们学习新课《区域发展阶段与人类活动》。

环节二:新课讲授

(一)初期与成长

【教师活动】给学生展示《美国五大湖区矿产资源与钢铁工业分布示意图》《北美五大湖区工业分布示意图》和“钢都”匹兹堡的开发纪录片。

【学生活动】学生观察素材思考:在初期和成长阶段,北美五大湖区工业发展基础是什么?在两个阶段,其城市空间结构和产业布局有什么不同?人地关系发生了什么变化?

【教师总结】在区域开发的初期和成长阶段,都是以煤、铁、石油等矿产资源为基础,其开发规模不断扩大;在初期阶段区域内部人地关系基本协调。在这个阶段,区域内往往城镇很少,空间结构比较简单;在区域发展的成长阶段,区域内部产业结构和空间结构渐趋复杂,呈现由点到面的发展局面,产业由集聚走向扩散。在这一阶段,人地关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开始出现明显的不协调。

(二)探究转型

【教师活动】展示《美国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人口迁移分布示意图》,请学生并分析五大湖区人口外迁的原因,并思考该区域在转型阶段遇到的问题有哪些?

【学生活动】前后桌四人为一个小组进行5分钟讨论,教师进行巡视点拨。

【学生回答】在北美五大湖区成长阶段后期出现了一系列社会问题,例如资源枯竭、环境污染加重、地价上涨,以及劳动力价格提高等,成为了“冰雪带”和“锈蚀带”,造成该地区人口大量南迁。

【师生总结】到了20世纪70年代后期该区域原有优势逐渐丧失,经济增长缓慢甚至停滞,产品市场竞争力下降,效益降低。区域原先具有的集聚效应减弱,导致区域经济整体呈现衰败、萎缩状态,并带来高失业率、人口减少等严重的社会问题。区域产业必须进行调整,寻求新的发展。

(三)改进措施

【教师活动】教师出示纪录片“知识城”匹兹堡,请学生观看并进行思考,面对区域经济的衰退,人们该如何“对症下药”?

【学生活动】同桌之间相互交流及展示。

【教师总结】区域经济的发展大多都会走向转型,面对问题,需要“对症下药”。一方面,区域经济及企业需要寻找新的发展空间,改变区域的产业结构。如运用新技术,改造传统工业部门;减少无增长潜力的产业部门,大力发展增长潜力大、效益好的新兴工业部门;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等。另一方面,大力治理污染,改善地区投资环境。通过这些措施,区域又产生了新的增长活力。也是由于这些措施,到了后期北美五大湖区人地关系逐渐由紧张走向协调。

环节三:巩固提高

结合大庆城市发展历程,思考北美五大湖区的发展可以为大庆城市发展提供哪些参考建议?

环节四:小结作业

小结:师生共同总结本节课内容。

作业:课后搜集世界其他工业区的相关资料,以表格的方式,总结出区域发展的阶段特点。


(责任编辑:admin)

 

热门推荐

帮助中心

课程试听   直播课堂

课程试听   直播课堂

课程试听   直播课堂

帮助中心

全国客服热线:400-029-1116
联系电话:029-85568912 87555512
乘车路线:1.乘19路、44路、215路、215区间、217路、229路、239路、323路
2.地铁2号线纬一街站C出口向南500米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长安南路陕师大门面房A段5号

邮箱:dadejiaoyujituan@126.com 官方网站:http://www.dade100.cn
陕西创程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陕ICP备1500253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