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命题考点分析2.1课程概述

作者:陕师大教师资格证培训中心

添加时间: 2016-04-29 15:18:28

内容摘要:  第一节 课程概述  命题点1:课程概念  在西方,把课程用于教育科学的专门术语,始于英国教育家斯宾塞《什么知识最有价值》一文中,他把课程解释为教学内容的系统组成。课程是指学校学生所应学习的学科综

  第一节 课程概述
 

  命题点1:课程概念
 

  在西方,把课程用于教育科学的专门术语,始于英国教育家斯宾塞《什么知识最有价值》一文中,他把课程解释为教学内容的系统组成。课程是指学校学生所应学习的学科综合及其进程和安排。泰勒的《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被称为课程论经典的学术著作。

  在我国,课程具体表现为教学计划、课程标准和教科书。我国的课程的概念有广义、狭义之分。

  1)广义的课程:为实现学校教育目的而选择的教育内容的总和及进程安排,是学校教育的核心,设计教学过程中老师教什么和学生学什么,包括各门学科和课外活动。

  2)狭义的课程:某一门学科,如:语文、数学、英语。
 

  命题点2:课程的类型
 

  课程,包括文化课程、活动课程、实践课程、隐性课程。文化课程包括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活动课程包括阳光体育、大型活动、兴趣小组等;实践课程包括社会调查、学生会、团委等学生团体组织的自主活动、综合实践活动;隐性课程包括除了上述三类课程以外的一切有利于学生发展的资源、环境、学校的文化建设、家校社会一体化等。

  课程类型指课程的组织方式或指设计课程的种类。

  依据不同标准,课程的分类不同。

  1.根据课程任务分类

  根据课程任务可以将课程分为基础课程,拓展课程,研究课程。

  1)基础型课程:读、写、算能力培养。

  2)拓展型课程:拓展知识和能力。

  3)研究型课程:探究态度与能力培养。

  2.根据课程内容分类

  根据课程所涉及的课程内容的综合程度及组织方式,可以将课程分为分科课程、综合课程与活动课程。

  1)分科课程:也称学科课程、文化课程,是一种主张以学科为中心来编定的课程;是由一系列各自具有独立体系、彼此缺乏相互联系的科目组成的课程;主张课程要分科设置,分别从相应科学领域中选取知识,根据教育教学需要分科编排课程,进行教学。

  分科课程的特征:注重课程内容的逻辑性、系统性、学术性和专业性,有利于组织教学和教学评价,有利于学生掌握系统的文化知识和技能。注重学科知识的逻辑性,其课程的主导价值是使学生获得逻辑严密和条理清晰的文化知识;但易忽视学生生活实际,学科知识缺乏联系性。

  2)综合课程:是一种主张整合若干相关联的学科而成为一门更广泛的共同领域的课程。

  ①综合课程的优点:综合课程打破了学科间的界限,有利于培养学生对事物的整体认识能力。

  ②综合课程减少了课程的门类,有利于减轻学生的负担。

  ③综合课程从生活、社会的实际出发,具有较强的实践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3)活动课程:也叫生活课程或经验课程。是指从儿童从事某种活动的动机出发,把课程编排得同生活经验的发展顺序相一致,并偏重于使儿童掌握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知识,让学生从“做”中学,培养兴趣,解决问题,锻炼能力。

  活动课程的特征是:

  ①重视儿童的兴趣和需要:

  ②重视教材的心理组织:

  ③以儿童的活动为中心:

  ④采取综合作业的组织形式。

  活动课程的优点是重视儿童的兴趣和学科知识的综合性i其缺点是儿童学习的知识不统。这种课程理论的代表人物是美国教育家杜威。

  3.根据课程设置形式分类

  从课程设置形式来看,可将课程分为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

  1)必修课程:是指同一学年的所有学生必须修习的公共课程,是为保证所有学生的基本学力而开发的课程。

  2)选修课程:是指依据不同学生的特点与发展方向,容许个人选择的课程,是为适应学生的个性差异而开发的课程。

  4.根据课程设计主体分类

  从课程设计、开发和管理主体来看,可将课程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

  1)国家课程:是国家教育行政部门规定的统一课程。国家课程体现国家的意志,具有权威性、多样性和强制性的特点。

  2)地方课程:是在国家规定的各个教育阶段的课程计划内,由省一级教育行政部门或其授权的教育部门依据当地的政治、经济、文化、民族等发展需要而开发的课程。

  3)校本课程:是以学校教师为主体,在具体实施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前提下,通过对本校学生的需求进行科学评估,充分利用当地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根据学校的办学思想而开发的多样性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

  国家课程的主导价值在于通过课程体现国家的教育意志,地方课程的主导价值在于通过课程满足地方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校本课程的主导价值在于通过课程展示学校的办学宗旨和特色。

  已往国家课程倍受关注,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得不到实质性的开发。新课程将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这样既能保证国家的统一的基本要求,又能适应不同地区,不同学校的不同办学条件和不同办学模式的需要。

  5.根据课程表现形式分类

  以课程的表现形式或影响学生的方式为依据分为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

  1)显性课程:显性课程也叫显在课程、正规课程,指的是学校有目的、有计划传授的学科,或者说是学校课程表内列入的所有有组织的活动。

  显性课程的特征:有目的、有计划。计划性是区分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的主要标志。

  2)隐性课程:学校情境中以间接的、内隐的方式呈现的课程。

  隐性课程的特征:

  ①隐性课程的影响具有弥散性、普遍性和持久性;

  ②隐性课程的影响既可能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

  ③隐性课程的影响是学术性与非学术性的统一;

  ④隐性课程对学生的影响是有意识性与无意识性的辩证统一;

  ⑤隐性课程是非预期性与可预期性的统一;

  ⑥隐性课程存在于学校、家庭和社会教育中。

  正是由于隐性课程的特点,要求在隐性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优化学校的整体育人环境;其次,要特别重视学习过程;最后,通过隐性课程的实施,塑造与完善学生的人格。
 

  命题点3:课程理论流派
 

  课程理论是指研究学校课程设置体系和内容结构的理论。1918年,美国学者博比特的《课程》一书出版,标志着课程作为一个独立的研究领域的诞生;1950年,现代课程理论的重要代表人物泰勒的《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一书出版,标志着课程理论研究的系统展开。课程理论包括:学科中心课程论、活动中心课程论、社会中心课程论。

  (一)学科中心课程论(知识中心课程理论)

  学科中心课程论代表人物有夸美纽斯、赫尔巴特、斯宾塞。

  学科中心课程论主张学校课程应以学科的分类为基础,以学科教学为核心,以掌握学科的基本知识、基本规律和相应的技能为目标;较多强调按知识体系编制课程,忽视社会生活、生产实际和学生学习上的兴趣、爱好、需要、接受能力等心理准备。

  (二)活动中心课程论

  活动中心课程论代表人物有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克伯屈《教学方法原理》。

  活动中心课程论认为传统的学科课程论不能照顾学生的需要、兴趣和个性,提出在活动中学习,通过活动获得经验、培养兴趣、解决问题,培养科学的思想、态度和思维方法。

  活动中心课程论以儿童为中心,夸大儿童个人经验,忽视知识本身逻辑顺序;不指定具体明确的课程标准和教科书,带有随意性和狭隘性。

  (三)社会中心课程论

  社会中心课程论代表人物有康茨(《学校敢不敢建立一个新的社会秩序?》),布拉梅尔德(《教育哲学的模式》),金蒂斯,布厄迪。

  社会中心课程论强调社会对教育的制约作用,主张根据社会的需要确定教育目的和课程活动,重视道德教育和社会权威的作用。

  社会中心课程论的特征:

  ①教育的根本价值是社会发展;

  ②学校致力于社会改造而非个人发展;

  ③夸大学校变革社会的功能,忽视学生主体性,阻碍学生主体意识和能力的发展。
 

  命题点4:课程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
 

  课程要反映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的要求,受一定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文化发展水平以及受教育者身心发展规律和特点的制约。因此,社会、学生、学科知识特征便构成制约学校课程的三大因素。

  (一)社会因素

  社会对课程的制约是从社会条件和社会要求两方面来发挥作用的。其中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政治制度、经济制度、教育制度、教育目的和具体的学校培养目标对学校课程既提出了发展的条件,又提出了发展的要求,他们对课程的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我们要根据社会所能提供的办学条件,根据社会对各种人才的需求,设计出适应广泛需求的多层次、多类型的课程方案,改革现有课程,使课程与社会同步发展。

  经济的发展影响着学校课程的门类,制度的发展影响着课程内容的深度和广度,阶级意识决定着课程的管理和课程的方向。

  科学技术的进步、学科知识的进步直接影响课程的内容、种类和结构,文化中的价值观、思维方式影响着课程的内容及其表达方式。

  (二)学生因素

  制约课程的学生因素,包括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能力基础及其可接受性以及学生的需要和条件,其中兴趣、爱好、接受能力和原有的知识能力基础是影响课程发展的重要因素。课程一方面要受学生身心发展阶段(即年龄特征)的制约,另一方面要受学生心理发展水平个性差异的制约。前者要求我们依据学生不同年龄阶段的认识特点,变知识的科学体系为学科体系,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设计各级学校的课程和教材;后者要求我们根据不同条件、不同个性学生的兴趣和需要,设计多种多样的课程学习计划,编写多套教科书。就此而言,如何在课程设计中兼顾科学体系的逻辑顺序与学科体系的心理顺序;如何兼顾学生个别与一般的心理特征,处理好教育目标与受教育者之间的矛盾,是现在课程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之一。

  (三)学科特征(知识)

  学科特征和性质决定学科知识的选择和组织,课程开发要体现学科的性质。课程内容反映各门学科中具有高度科学价值和实践价值的基本理论、法则和基本要领。课程编制应考虑学科体系的完整性、知识结构的内在逻辑性,反映现代科学技术发展水平、以保证学校课程的科学性、系统性。

  知识是人类在社会实践过程中认识自然、社会和人的精神产物,是现实世界各种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反映,包括自然科学知识、社会科学知识和人文科学知识。课程与知识的关系十分密切,学校课程正是因人类传递和传播知识的需要而产生的,人类积累的知识宝库是学校课程取之不尽的源泉。课程要解决的重要问题是:首先,要研究学校课程中应该包括哪些科学知识和技能,如何确定各门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其次,要研究怎样迎接新技术革命的挑战,改革现有课程,力求做到在保证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有效学习范围内,吸收新的科学成就,更新我们的课程。总之,学校教育的目的就是通过开设课程,让年轻一代掌握知识、发展知识,进而丰富人类知识的宝库。

地址:西安市长安南路199号师大路校区
电话:029-85568912 87555512 15399057395
备案:陕ICP备15002534号-1
  • 扫一扫,第一时间获取考试信息
  • 大德教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