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德教育:一家专门做协议保过班的学校!
服务电话:029-85568912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招教 > 试题资料 > 正文

2015年陕西招教考试模拟真题

发布时间:2015-04-12 09:49:03 编缉:师大创程教育

内容摘要:2015年陕西招教考试模拟真题  第一部分客观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30小题,每小题0 5分,共15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 符合题意,请在答题卡相应位置填涂其代码,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
2015年陕西招教考试模拟真题

  第一部分客观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30小题,每小题0.5分,共15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 符合题意,请在答题卡相应位置填涂其代码,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1. “一两的遗传胜过一吨的教育”的观点属于( )。

  A. 环境决定论 B. 遗传决定论 C. 教育万能论 D. 二因素论

  1. B 本题考查影响人身心发展的因素。根据题意可知,题干表达的是遗传决定论的观点。故选B。

  2. 教育教学中采用“一刀切”、“一锅煮”的办法违背了人的身心发展的( )。

  A. 顺序性 B. 阶段性 C. 互补性 D. 差异性

  2. D 本题考查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个体身心发展具有个别差异性,要求教育者在教育中发现 并研究个体见得差异特征,做好因材施教,题干的“一刀切”、“一锅煮”违背了人身心发展的差异性。 故选D。

  3. 新生儿的心理一周一个样,满月以后是一月一个样,周岁以后发展速度相对变慢。这表明儿童心理发 展进程的一个基本特点是( )。

  A. 连续性 B. 整体性 C. 不均衡性 D. 高速度

  3. C 本题考查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个体身心发展具有不平衡性,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主 要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是同一方面的发展速度,在不同的年龄阶段的变化是不平衡的(比如人的身 高和体重有两个生长的高峰期)。另一方面是不同方面发展的不平衡性,比如在心理方面,感知成熟 在先,思维成熟在后,情感成熟则更后。题干表现的是个体身心发展不平衡性的第一个方面,故选C。

  4. 当孩子情绪十分激动,又哭又闹时,有经验的幼儿教师常常采取暂时置之不理的办法,结果孩子自己 会慢慢停止哭闹。这种帮助孩子控制情绪的方法是( )。

  A. 转移法 B. 自我说服法 C. 反思法 D. 冷却法

  4. D 本题考查控制情绪的方法。冷却法是指在在孩子情绪十分激动时,可以采取暂时不理睬的方法, 孩子自己会慢慢的停止哭叫。题干中幼儿教师的做法正是冷却法的表现。故选D。

  5. 以下对内部学习动机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满足于学习活动之内 B. 学习是因对学习内容感兴趣

  C. 是达到某种结果的手段 D. 由学习活动本身的意义和价值引起

  5. C 本题考查内部学习动机的知识。内部动机是一种内隐的心理活动,并非是一种手段。故选C。

  6. “活到老,学到老”是现代教育( )特点的要求。

  A. 普及性 B. 长期性 C. 终身性 D. 公共性

  6. C 本题考查现代教育的特性。“活到老,学到老”是终身学习的表现,体现了现代教育的终身性。 故选C。

  7. 开放式课堂模式的理论基础是( )。

  A. 信息加工 B. 人本主义 C. 建构主义 D. 认知主义

  7. B 本题考查开放式课堂模式的理论基础。开放式教育是针对封闭教育来讲的,是一种鼓励学生参 与学习活动,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方式。以学生为中心是人本主义理论的体现。故选B。

  8. 身处教育实践第一线的研究者与受过专门训练的科学研究者密切协作,以教育实践中存在的某一问题 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合作研究,再把研究结果应用到自身从事的教育实践中,这种研究方法是( )。

  A. 观察法 B. 合作法 C. 实践法 D. 行动研究法

  8. D 本题考查教育研究的方法。行动研究法即身处教育实践第一线的研究者与受过专门训练的科学 研究者密切协作,以教育实践中存在的某一问题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合作研究,再把研究结果应用到 自身从事的教育实践中。题干表述正是行动研究法的内涵,故选D。

  9. 把对集体的管理和对个别的管理结合起来的班级管理方式是( )。

  A. 常规管理 B. 目标管理 C. 平行管理 D. 民主管理

  9. C 本题考查班级管理的模式。常规管理是指通过制定和执行规章制度去管理班级的经常性活动。 目标管理,是指班主任与学生共同确定班级总体目标,然后转化为小组目标和个人目标,使其与班级 总体目标融为一体以此来推进班级管理活动。平行管理是指利用集体与个人相互影响的关系,班主任 既通过对集体的管理去间接影响个人,又通过对个人的直接管理去影响集体,从而把对集体和个人的 管理结合起来的管理方式。民主管理是指班级成员 在服从班集体的正确决定和承担责任的前提下, 参与班级管理的一种管理方式。题干的表述是平行管理的管理方式。故选C。

  10. 学习迁移产生的客观必要条件是( )。

  A. 学生的智力水平 B. 学习的理解和巩固程度

  C. 学习对象之间的共同要素 D. 学生的学习方法

  10. C 本题考查迁移产生的客观必要条件。学生的智力水平不是学习迁移产生的必要条件,学习的理 解和巩固程度以及学生的学习方法是迁移产生的主观条件,学习对象之间的共同要素是迁移产生的必 要的客观条件,否则迁移无法产生。故选C。

  11. 当人连接不断的受到挫折,便会感到自己对一切都无能为力,丧失信心,这种心理状态是( )。

  A. 忧愁感 B. 习得性无助感 C. 抑郁感 D. 焦虑感

  11. B 本题考查习得性无助感的知识。习得性无助感是指个体经历了失败与挫折后面临问题时产生的 无能为力、丧失信心的心理状态与行为。题干的表述正是习得性无助感的表现,故选B。

  12. 变换同类事物的非本质特征,以便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的是( )。

  A. 比较 B. 抽象 C. 概括 D. 变式

  12. D 本题考查变式的概念。变式就是用不同形式的直观材料或事例说明事物的本质属性,即变换同 类事物的非本质特征,以便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故选D。

  13.“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体现了教学的( )。

  A. 直观性原则 B. 启发性原则 C. 循序渐进原则 D. 巩固性原则

  13. D 本题考查教学的原则。巩固性原则是指教学要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牢固地掌握知识和技能, 使其长久地保持在记忆中,能根据需要迅速再现出来,以利于知识技能的运用。题干的表述是巩固知 识的手段体现的是教学的巩固性原则。故选D。

  14. 在解决困难问题时,专家型教师用于表征问题的时间与新手型教师相比( )。

  A. 更长 B. 更短 C. 一样 D. 说不清

  14. B 本题考查专家型教师和新手型教师的区别。在解决困难问题时,专家型教师较新手型教师能在 更短的时间内表征问题。故选B。

  15. 下列不属于新课程改革提出的教学方式的是( )。

  A. 自主学习 B. 探究学习 C. 合作学习 D. 接受学习

  15. D 本题考查新课改的内容。新课改主张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故选D。

  16. 幼儿正在教室里画画,教室外突然传来一阵喧哗声,孩子们不由自主地探头去看或侧耳倾听,这种现 象属于( )。

  A. 注意的分配 B. 注意的转移 C. 注意的广度 D. 注意的分散

  16. D 本题考查注意的特性。注意分配是指一个人把自己的注意同时指向于不同的对象或活动;注意 的转移是指根据活动任务的要求,主动地把注意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注意的广度,又称注 意的范围,是指人们在同一时间内能知觉到的对象的数量;注意分散是指注意离开了心理活动所要指 向的对象,转到无关对象上去的现象。题干中幼儿的注意转向了教室外无关的对象上属于注意的分散。 故选D。

  17. 根据皮亚杰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以下属于中学生对惩罚的看法是( )。

  A. 犯了过错被成人惩罚是理所当然的

  B. 所犯错误的内容与惩罚的性质可以无关

  C. 最严厉的惩罚是最有效的

  D. 有效的惩罚应该是报应性惩罚

  17. A 本题考查皮亚杰的道德发展阶段论。中学生属于自律阶段,这个阶段的儿童的道德观念开始倾 向于公正,会认为犯了过错被成人惩罚是理所应当的。故选A。

  18. 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是( )。

  A. 课堂教学 B. 复式教学 C. 开放教学 D. 小组教学

  18. A 本题考查教学的组织形式。班级课堂教学是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故选A。

  19. 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的提出者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 )。

  A. 斯金纳 B. 布鲁纳 C. 奥苏伯尔 D. 桑代克

  19. C 本题考查先行组织者的教学策略。奥苏伯尔认为,影响接受学习的关键因素是认知结构适当的 起固定作用的观念的可利用性。为此,他提出了“先行组织者”的教学策略。先行组织者,是咸鱼学 习任务本身呈现的一种引导性材料,它的抽象、概括和综合水平高于学习任务,并且与认知结构中原 有的观念和新的学习任务相关联。故选C。

  20. 在动作技能练习过程中,练习成绩出现忽高忽低或停顿的现象,称为( )。

  A. 起伏现象 B. 高原现象 C. 过度学习 D. 中止现象

  20. B 本题考查技能练习中的高原现象。在动作技能练习过程中,练习成绩出现忽高忽低或停顿的现 象,称为高原现象。故选B。

  21. 某小学根据当地太极拳具有悠久历史的现实,在该校开设了太极拳课程,该课程属于( )。

  A. 国家课程 B. 地方课程 C. 校本课程 D. 学科课程

  21. C 本题考查校本课程的概念。“校本课程”是学校根据自己的办学理念,适应学生多样化发展的需 要,以本校教师为主,充分利用所在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所开发的课程。题干中的小学是结合了当地 的优势开发的校本课程。故选C。

  22. 编制课程表时,尽量将文科与理科、形象性的学科与抽象性的学科( )。

  A. 随机安排 B. 分类安排 C. 集中安排 D. 交错安排

  22. D 本题考查课程的实施。编制课程表时,尽量将文科与理科、形象性的学科与抽象性的学科交错 安排,有利于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和全面发展。故选D。

  23. 教师要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应该采取的策略是( )。

  A. 取法乎下 B. 取法乎中 C. 取法乎上 D. 无法即法

  23. C 本题考查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教师要成功进行自己的人格修养,必须采取“取法乎上”的策 略,在人生层面努力确立自己的终极价值体系和生活与人格的理想、充分认识教育事业的神圣价值, 努力确立自己的职业理想、精神高于一切、教师职业神圣尊严。故选C。

  24. 学校的中心工作是( )。

  A. 教学 B. 公共关系 C. 行政 D. 安全

  24. A 略。

  25. “矮子里找高个”“水涨船高”形象地体现了( )的内涵。

  A. 相对评价 B. 绝对评价 C. 定性评价 D. 定量评价

  25. A 本题考查教学评价的分类。相对评价是在被评价对象的群体中建立基准(通常均以该群体的平 均水平作为这一基准),然后把该群体中的各个对象逐一与基准进行比较,以判断该群体中每一成员 的相对优势。题干中分别以矮个、水为评价基准体现的是相对评价的评价方式。故选A。

  26. 如果一个孩子在听了“海因兹偷药”的故事后,认为“海因兹应该去偷药,谁让药剂师那么坏,便宜 一点不就好了吗”,这个孩子所处的道德发展阶段是( )。

  A. 前习俗水平 B. 后习俗水平 C. 传习俗水平 D. 习俗水平

  26. A 本题考查科尔伯格关于道德判断的三水平六阶段。题干中的孩子处于前习俗水平的相对功利阶 段,这一阶段的儿童判定某一行为的好坏,主要看是否符合自己的要求和利益,具有较强的自我中心 性,认为符合自己需要的行为就是正确的。题干中的儿童认为海因兹的妻子需要这种药,所以应该去 偷属于相对功利阶段的表现。故选A。

  27. 根据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16岁的孩子属于( )。阶段。

  A. 同一性对角色混乱 B. 自主性对羞怯感

  C. 主动感对内疚感 D. 勤奋感对自卑感

  27. A 本题考查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的阶段理论。埃里克森将人格分为八个阶段:信任感对不信任感(0-1.5岁)、自主感对羞耻感(2-3岁)、主动感对内疚感(4-5岁)、勤奋感对自卑感(6-11岁)、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12-18岁),16岁的孩子属于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故选A。

  28. 我国当前教育改革的核心是( )。

  A. 教学手段 B. 教学方法 C. 课程 D. 管理体制

  28. B 本题考查教育改革的核心。当前教育改革的核心是课程改革,故选B。

  29. 按照归因理论,“努力”属于( )因素。

  A. 内部-可控 B. 内部-不可控 C. 外部-可控 D. 外部-不可控

  29. A 本题学习动机的归因理论。努力属于内部因素,自己可以控制努力的程度,故选A。

  30. 心理健康表现为个人具有生命的活力、积极的内心体验和良好的( )。

  A. 社会适应 B. 社会化人格 C. 精神面貌 D. 精神状态

  30. A 本题考查心理健康的表现。心理健康表现为个人具有生命的活力、积极的内心体验和良好的社 会适应,能够有效的发挥个人的身心千里以及作为社会一员的积极的社会功能。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10 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有两个或两个以 上选项符合题意,请在答题卡相应位置填涂其代码,多选、少选、错选、未选均不得分)

  31. 德育过程的构成要素有( )。

  A. 德育方法 B. 德育环境 C. 教育者 D. 受教育者

  E. 德育内容

  31. ACDE 本题考查德育过程的构成要素。德育过程的要素复杂多样,通常由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 内容和德育方法四个相互制约的要素构成。故选ACDE。

  32. 教师良心与其他职业良心相比,主要特点有( )。

  A. 内隐性 B. 层次性高 C. 教育性强 D. 协作性强

  E. 范围广

  32. BC 本题考查教师良心特点。教师良心与其他职业良心相比,主要特点是层次性高、教育性强。故 选BC。

  33. 课程结构的特点有( )。

  A. 目的性 B. 稳定性 C. 层次性 D. 整体性

  E. 计划性

  33. ACD 本题考查课程结构的特点。课程结构具有目的性、层次性、整体性,故选ACD。

  34. 下面所列举的迁移种类,确实存在的有( )。

  A. 态度迁移 B. 情感迁移 C. 知识迁移 D. 技能迁移

  E. 气质迁移

  34. ABCD 本题考查迁移的种类。气质是指人的相对稳定的个性特点和风格气度。心理学认为气质是不 以人的活动目的和内容为转移的心理活动的典型的稳定的动力特征。气质无法迁移,故选ABCD。

  35. 下列哪些不属于违法行为( )。

  A. 教师适当惩罚学生 B. 教师未完成教学计划

  C. 教师私拆学生的信件 D. 教师批评犯错误的学生

  E. 教师上课迟到

  35. ABDE 本题考查教师的行为。本题教师未完成教学计划可能有多种主客观原因,比如自然灾害等不 可抗力因素造成的因素因此不能笼统的说是违法行为;C选项教师私拆学生的信件侵犯了学生的隐私 权属于违法行为,故选ABDE。

  36. 我国中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有( )。

  A. 讲授法 B. 讨论法 C. 谈话法 D. 实验法

  E. 案例教学法

  36. ABCD 本题考查常用的教学方法。我国中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有讲授法、讨论法、谈话法、实验法、 演示法、练习法、实验法,案例教学只是教学过程中的一种教学方式,不属于常用的教学方法。故选ABCD。

  37. 以下属于建构主义教学模式的有( )。

  A. 支架式 B. 认知学徒式 C. 接受式 D. 抛锚式

  E. 随机进入式

  37. ADE 本题考查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在建构主义教学模式下开发出的比较成熟的教学方法有:支架 式教学,抛锚式教学和随即进入教学。故选ADE。

  38. 中学生在认知方面需要加强培养的有( )。

  A. 直觉思维 B. 形象思维 C. 推理能力 D. 抽象思维

  E. 概括能力

  38. CDE 本题考查中学生认知的发展。中学生的直觉思维和形象思维已经发展的较为完善不需加强培 养,而中学生的推理能力、抽象思维、概括能力正在发展之中。故选CDE。

  39. 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计划的特征有( )。

  A. 科学性 B. 义务性 C. 基础性 D. 强制性

  E. 普遍性

  39. CDE 本题考查义务教育阶段课程计划的特征。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计划具有基础性、强制性、 普遍性。故选CDE。

  40. 以下属于学生的问题心理与行为的有( )。

  A. 攻击性行为 B. 吸烟酗酒 C. 成绩差 D. 厌学

  E. 过度焦虑

  40. ADE 本题考查学生的问题心理与行为。中小学生常见的心理行为问题有:学习动力不足(厌学)、 多动或注意力不集中、学习压力、考试焦虑以及学习困难、行为问题、自我评价低(自卑或自负)、 以自我为中心、不能正确地与异性、父母和老师进行交往、不能合理地将自己的负面情绪进行宣泄、 问题表现为,说谎问题、攻击、逃学、违反纪律、网络成瘾等。吸烟酗酒、成绩差不属于学生的问题 心理与行为。故选ADE。

  三、判断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0.5分,共5分。判断下列各命题的正误,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作 答,正确的涂“A”,错误的涂“B”)

  41. 自言自语是幼儿语言发展中的必然现象。( )。

  41. √ 自言自语是幼儿语言发展的一个必经阶段,是幼儿将外部言语转向内部言语的一个阶段。

  42. 教师在工作中履行了道德义务就失去了职业自由。( )。

  42. × 教师的职业道德和职业自由并不冲突,履行道德义务就是为了更好地享受职业自由。

  43. 效度只是测验结果的稳定性或一致性。( )。

  43. × 信度是指测验结果的稳定性和一致性。

  44. 幼儿的无意识记和有意识记的发展是一个此消彼长的过程。( )。

  44. × 幼儿记忆的基本特点无意记忆占优势,有意记忆逐渐发展,记忆的意识性并不能笼统的说是此 消彼长的过程。

  45. 评价教育实施效果的依据是教育目的。( )。

  45. √ 略。

  46. 追求整体性课程目标是当前世界各国课程改革发展的一种趋势。( )。

  46. √ 略。

  47. 不能将学生按照学习能力分成不同水平的小组进行教学。( )。

  47. × 分组教学是将学生按照学习能力分成不同水平的小组进行教学。

  48. 3—4岁的儿童容易学会世界各民族语言的发音,所以有人称这个年龄段的儿童为“国际公民”。( )。

  48. √ 略。

  49. 教师公正,教育必然公正。( )。

  49. × 教育公正涉及多个方面,教师公正只是其中的一个影响因素,并不是决定因素。

  50. 我国传统教学的严重弊病是重视学生对基本知识和技能的掌握,而忽视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创新能 力。( )。

  50. √ 略。

  第二部分主观题

  一、简答题(本题共4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 简述教育权与受教育权的关系。

  1. (1)教育权与受教育权的基本特点为:

  ①共同特点:

  A. 二者都是教育法所确认和保障的一定主体所享有的利益。

  B. 二者都是教育法所赋予一定主体的一种资格。

  C. 二者都是教育法所保障或允许的,一定主体能够做出或不做出一定行为,以及要求他人做出或不做出一定行为的许可与保障。

  ②不同特点:

  A. 二者的主体不同

  B. 二者的来源不同

  (2)教育权与受教育权的相互依托。主要表现于:

  A. 受教育者的存在是教育权与受教育权相互依托的基础。

  B. 教育权主体与受教育权主体通过一定的权利与义务使教育权与受教育权相互依托。

  C. 教育权的滥用或不合理设定会导致侵害、限制或剥夺一定主体的受教育权。

  2. 简述发现法的实施步骤。

  2. (1)提出要求,使学生明确发现目的。思维源于问题,疑问引发发现,应用发现教学首先需要给 出“发现”的明确任务和目标。

  (2)做出假设,使学生明确思考方向

  (3)创设情景,使学生面临矛盾。只有内心的“矛盾”,才可能引起学生求知探索的动力,所以在提出要求、给出假设后,需要进一步设置情境,激发学生的“矛盾”。

  (4)指导学生根据案例,整理资料,罗列证据,发现结论,归纳总结。

  (5)将发现的结论与事实材料结合,加深理解。学生一旦发现自己的归纳结论与“答案”一致时,会欣喜异常,若出现不一致,教师则应加以指导。

  (6)将发现获得的知识应用于实际。这个环节是发现教学法的升华,也是一个后续的要求。

  3. 简述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内涵与途径。

  3. 教师专业发展,又称教师专业成长,是指教师在整个专业生涯中,依托专业组织、专门的培养制度和 管理制度,通过持续的专业教育,习得教育教学专业技能,形成专业理想、专业道德和专业能力,从 而实现专业自主的过程。

  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师范教育、入职培训、在职培训、自我教育。

  4. 简述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

  4. 班杜拉以儿童的社会行为习得为研究对象,形成了其关于学习的基本思路,即观察学习是人的学习最重要的形式。班杜拉认为,学习是个体通过对他人的行为及其强化性结果的观察,获得某些新的行为反应或已有的行为反应得到修正的过程。

  观察学习包括注意、保持、复现和动机四个子过程,会受强化的影响。强化分为三种:(1)直接强化,观察者因表现出观察行为而受到强化;(2)替代强化,观察者因看到榜样的行为被强化而受到强化;(3)自我强化,对自己表现出的符合或超出标准的行为进行自我奖励。

  二、案例分析题(本题共3小题,第1小题10分,第2小题7分,第3小题8分,共25分。请在答 题纸相应位置作答。)

  阅读案例,回答问题。

  13岁的男孩王征,生性顽皮好动。但现在,不管是在课堂上还是走路时,他总是用一只小手捂住半个脸,独自一人,不愿正面与他人接触。因为他的脸上刻着一个“贼”字,而刻字人正是他的班主任老师——一个有一大堆荣誉证书,工作兢兢业业的优秀教师。提起当时的情景,小王征心有余悸。那天上体育课时,王征从同学的文具盒里拿走了十元钱,结果被班主任老师用锥针在左脸颊上刻了一个“贼”字,并涂上了红墨水,也是“训诫”。王征说:“从那以后,同学们都叫我“贼娃子”。

  班主任老师说:“王征纪律差、学习差,坏毛病特别多。为了教育本人,也为了对社会负责,以后不至于铁窗里多一个坏分子,基于这种心理,我当时较了个劲,这个字不仅是一个不太光彩的字,也是一个丢人的字。刺激他一下,从他的心灵上挽回一些自尊心,然后呢,他学会自爱。”

  请结合案例谈谈如何认识王老师的惩罚行为(5分)

  请设计像王征这类学生的教育方案。

  (1)王老师的惩罚行为是违法的,该老师的行为违反了《义务教育法》和《未成年人保护法》。《义务教育法》第16条明确规定禁止体罚学生,《未成年人保护法》第15条也很明确地提出,小学和幼儿园的教职工应当尊重小学生、儿童的人格尊严,不能对他们进行体罚和变相体罚,或其他形式的侮辱人格的行为。班主任老师在其左脸上刻“贼”字,并涂上红墨水,这是对学生的变相体罚,没有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另一方面,对于品德不良的问题学生更要坚持尊重关爱原则,尊重是教育的前提。用一种伤害肉体与尊严的做法,非但起不到教育作用,反而会造成学生心灵的创伤,产生逆反心理,严重者还会引起仇恨。

  (2)①明确对此类学生进行的教育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和逐步提高的过程。对待纪律差、学习差、坏毛病特别多的学生,要持之以恒、耐心细致,引导学生逐步前进。

  ②教师在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时要坚持尊重信任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教师要有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以及尊重热爱学生的态度。尊重学生的人格,同时又要对学生严格要求,提出适度的要求,但不能体罚或者变相体罚学生。

  ③教师在教育时要因材施教,这类学生表现不好,影响他人学习和班级管理,教师在对其进行教育时首先要了解学生的具体情况,清楚这些不良行为出现的原因,采取不同的方法和措施进行教育。

  阅读案例,回答问题。

  小琪今年上小学三年级,她是一个活泼开朗的小姑娘。她最喜欢的课程是数学课,在数学课上,她反应很快,喜欢尝试用新办法来解决问题。老师提问时,他总是抢先回答,但也常常答错。

  (1)小琪属于何种认知风格?(3分)

  (2)基于小琪的认知风格,你认为应如何选择适合他的教育方法?(4分)

  (1)小琪反应快,喜欢尝试新方法,但错误率高,属于冲动型认知风格

  (2)冲动型的学生在解决认知任务时,总是急于给出问题的答案,而不习惯对解决问题的各种可能性进行全面思考。虽然解决问题的速度快,但错误率高。在课堂教学中,主张让小琪想好了再回答,面对问题多思考,提高准确性。另外,帮她具体分析、比较材料的构成成分,通过多次训练来克服冲动行为。

  阅读案例,回答问题。

  星期天,妈妈带着4岁半强强去逛公园。突然,强强被不远处的场景吸引住了,那是他最喜欢的动物之一——恐龙的仿真场景。但当强强走近时,发现其中的一只“恐龙”已经奄奄一息的躺在地上,身上有一个很大的“伤口”, 并留了很多“血”, 强强伤心地哭了起来,并请求妈妈救救恐龙。妈妈将强强带到受伤恐龙的身边并告诉他:“你看,这是假的,他的身体是用钢丝搭成架后裹一层防雨布做成的,血是用涂料染上的。”可是强强就是不相信,仍旧哭个不停。回家后,他一晚上都没有睡好觉。第二天,在幼儿园里,他告诉小朋友:“昨天,我看到了真的恐龙,他好可怜,病那么重了也没有人救他。”有的孩子说:“你骗人,地球上已经没有恐龙了。”

  (1)强强的表现说明了学前儿童想像发展的什么特点?(3分)

  (2)听到孩子们的争论,作为教师你会如何做呢?(5分)

  (1)强强看到一只恐龙流着血躺在地上奄奄一息,其实那只恐龙是钢丝搭成架裹上雨布做成的,血 是涂料染上的。这说明这个时期的孩子,想象内容之间的联系更加符合实际,并能用自己的语言对想 象的事物进行比较客观的描述和分析。无意想象中开始有了有意成分,同时容易混淆假想与现实。

  (2)①丰富幼儿的表象,发展幼儿的语言表现力

  ②创设问题情境,训练幼儿的发散性思维,让幼儿想象事物的具体情况,自主解决问题。让小朋友自己讨论关于恐龙的问题,鼓励他们自己解决问题。

  ③抓住日常生活中的教育契机,引导幼儿进行想象。在小朋友讨论的过程中,抓住机会,告诉他们恐龙由于种种原因已经灭绝了,另外举一些关于博物馆或公园的恐龙化石和雕像,引导他们作出合理的想象。

  三、作文题(25分,根据要求作文,请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作答)

  仔细观察下面的漫画,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八百字的议论文。

  第一幅:老师在黑板上写“雪化了是什么?”

  第二幅:一个女学生在黑板上写:“水”

  第三幅:一个男学生在黑板上写:“春”

  第四幅:老师在“水”字旁边画对号,在“春”字旁边画错号。

 

责任编辑 : 大德教育

关注师大创程微信

1、考试信息早知道
2、考试资料免费下
点击了解详情

考试的路上不在孤单,让
我们走在过关的路上

点击加入考试群>>
最新活动

关注师大创程教育

1、考试信息早知道
2、考试资料免费下
    点击了解详情

推送考试信息,分享考试心得
共享考试资源

师大创程考试QQ群汇总>>

师大创程“微博正能量”
高分之道,轻松开启

联系师大创程

联系我们

地址:西安市长安南路199号师大路校区
电话:029-85568912 87555512 15399057395
乘车路线:
1.乘19路、44路、215路、215路区间、217路、229路、239路、323路、408路、504路、527路、600路、603路、616路、 631路、704路
2.地铁2号线纬一街站C出口向南500米
邮箱:dadejiaoyujituan@126.com 官方网站:http://www.dade100.cn
陕西创程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陕ICP备15002534号-1
  • 扫一扫,第一时间获取考试信息
  • 师大创程教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