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课报班

在线模考

教案模板

视频教学

直播课程

网校课程
当前位置: 主页 > 教师资格证 > 考试题库 >

陕西教师资格统考《历史学科知识与能力(高中)》模拟试卷一【答

时间:2019-10-23 17:37    来源:未知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答案】C。解析:材料的意思,礼能保持社会等级有序,乐能保持社会关系和睦,故乐的作用是有利于维系社会和谐,因此C项正确;A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礼能保持社会等级有序,强调等级,不能体现民主观念,排除B项;D项是对材料的片面理解,不符合“乐文同则上下和矣……乐至则无怨”,故排除。

2.【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秦始皇始置”“以监察、执法为主要执掌”联系所学可知秦朝的御史大夫掌管律令、图籍,并负责监察百官,故C项正确。丞相辅佐皇帝处理全国政务;太尉协助皇帝管理军务;故AB两项与题干无关,排除。郡守为地方官职,与题干不符,故D项排除。

3.【答案】C。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唐代出现了结构更为完备的曲辕犁,可根据实际需要,改变牵引点的高低,控制耕土的深浅,故C项正确;耦犁出现在汉代,故A项排除;曲柄锄出现在汉代,故B项排除;翻车是灌溉工具,故D项排除。

4.【答案】B。解析:解答本题应抓住题干中的关键信息“民主因子”。唐代政事堂中“群相议政”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民主协商”,故答案为B。元代行省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明代废除丞相、清代设军机处加强了君主专制,都不能体现“民主”,排除ACD。

5.【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城市中饮食娱乐设施的发达,体现出城市功能的不断完善,故B项正确。材料强调城市功能的日益完善,没有涉及奢靡风气的信息,故A项错误。宋朝时坊市界限分离,但不等于坊市的管理彻底取消,故C项错误。在春秋时期,私商成为商人的主体,故D项错误。

6.【答案】B。解析:地方官在“盗贼”临城时放弃抵御,开城犒赏,是由于地方政权军事实力弱小,无力抵抗,是宋朝强干弱枝政策带来的结果。故答案为B项。AD项不符合史实,排除;C项中的“极度尖锐”材料不能反映,排除。

7.【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中的“君臣是共治天下的‘师友’,彼此的关系是相互唱和、共同协力”,可知该思想家是黄宗羲,结合材料和所学可知黄宗羲认为应当充分发挥大臣的作用,大臣不能仅仅作为为君主服务的奴才而存在,实际上是主张限制君主专制,故答案为B项。该思想家没有提出具体的制度设计,排除A项;C项材料信息没有涉及,排除;该思想家主张发挥大臣的作用,并非主张恢复宰相制度,排除D项。

8.【答案】B。解析:五口通商属于顺应世界潮流的做法,属于“争所不当争”的做法,B是符合题意的,正确;协定关税和治外法权涉及到国家主权问题,均是应当争取的,所以选项AC不符合题意,排除;公使驻京属于咸丰年间,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B。

9.【答案】C。解析:根据题干信息“非设局监造轮船不可”可以知道,左宗棠主张建立海军,创办海军造船学校,故C符合题意。A是崇厚经营管理,BD是李鸿章创办,排除。

10.【答案】D。解析:材料“不简单抛弃传统”“实行传统的创造性转化”说明康有为想利用传统来达到改良政治之目的,故D项正确。康有为主张君主立宪,A项“维护皇权专制”的说法错误,排除;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康有为是借助传统宣传维新变法,故B项错误;C项错在“批判传统文化”,故排除。

11.【答案】B。解析:民权主义是三民主义的核心,它反映了近代中国社会的又一个主要矛盾,即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B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民族主义是三民主义的前提条件而非核心,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民生主义是三民主义的补充也非核心,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暴力革命属于革命的方式而不属于三民主义思想的核心,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B。

12.【答案】B。解析:从材料“中国无产阶级,由于自己的长成和俄国革命的影响,……变成了一个觉悟了的独立的政治力量了”中可以分析出中国无产阶级成为独立的政治力量;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五四运动标志着中国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故B项正确;A项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排除;C项是属于第一次国共合作,排除;D项是中国人民军队开始创立的标志,排除。

13.【答案】C。解析:国民政府《自卫抗战声明书》的发表,表明国民政府坚定抗战的立场,有利于团结全国民众共同抗日,有利于推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故答案为C项。卢沟桥事变标志着中国全民族抗战正式开始,排除A项;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是在1942年,与材料中的时间不符,排除B项;1935年华北事变的爆发表明中日民族矛盾已成为中国社会的最主要矛盾,排除D项。

14.【答案】A。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56年底,我国基本完成三大改造,确立了社会主义公有制;1956年8月中共八大召开,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理论探索取得了初步成果;1965年,我国基本完成国民经济调整的各项任务;1958年人民公社体制在全国普遍建立。由此可知,①②正确,③④错误。所以本题答案为A。

15.【答案】B。解析:“1990年”可知,这张“王牌”是开发与开放上海浦东新区。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深圳经济特区于1980年8月正式成立,排除A;1984年,宣布珠三角等为经济开放区,排除D;1988年批准海南建省并成为经济特区,排除C;1990年,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决策开发上海浦东,故选B。

16.【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中美建交以来两国关系多次出现波折,但双方经过努力,又使双方关系得以恢复和发展”,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决定一国外交政策的根本出发点是国家利益,中美关系得以恢复和发展关键在于中美双方存在广泛的共同利益,故A正确;B项不符合历史事实,中美依然存在很多矛盾,排除;中美关系得以恢复和发展关键在于中美双方存在广泛的共同利益,C项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不符合历史事实,中美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差别依然存在,排除。

17.【答案】C。解析:材料并没有反映妇女和外邦人被排除在民主殿堂之外,故A错误;苏格拉底案并不能体现民主政治是雅典奴隶主专政的手段,故B错误;“当时的民主法庭被少数不良分子所控制,民众大多是农民及市井小人”,最终苏格拉底被判处死刑,这说明素养低下的人享有国家管理权的危害,这是雅典直接民主的弊端,故C正确;只适用于小国寡民的城邦是雅典民主的弊端,但与材料中的苏格拉底案无关,故D错误。

18.【答案】C。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6世纪到l8世纪中期的欧洲列强殖民扩张属于早期殖民扩张。早期殖民扩张的主要手段是武力征服,其推动力主要是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除了建立殖民贸易公司进行掠夺外,还有赤裸裸的屠戮和不平等的贸易。由此可知,①②③④正确,故C项正确,ABD错误。

19.【答案】C。解析:材料信息表明伏尔泰主张不给予既无土地也无房屋的贫民选举权,这实质上说明伏尔泰主张富有阶层参政,即实行精英政治,故C项正确;材料和天赋人权相背离,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社会等级的信息,故B项错误;伏尔泰主张维护私有制,但这不符合材料信息,故D项错误。

20.【答案】A。解析: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立法机关由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组成,联邦议会由各邦任命的代表组成,帝国议会代表由普选产生,故A正确;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参议员每州两名,故B错误;光荣革命后英国议会的下院议员由民主选举产生,故C错误;法国1875年宪法规定参议院通过间接选举产生,不是直接选举,故D错误。故选A。

21.【答案】B。解析:斯大林模式的特点是优先发展重工业,由农业和轻工业为重工业的发展提供资金,材料中的“贡税论”是这种特点的表现,因此该理论体现出斯大林的发展战略,故答案为B项。A项说法绝对,材料所述只是斯大林模式的特点,并非所有国家工业化的做法,排除;这种理论不利于农业的发展,排除C项;新经济政策通过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提高了农民生产积极性,排除D项。

22.【答案】A。解析:在做此题时需要注意的是斯大林格勒战役胜利、美英盟军西西里岛登陆均是在1943年,而敦刻尔克大撤退是在1940年,中途岛海战是在1942年,综上所述,A才是符合题意的。

23.【答案】D。

24.【答案】D。解析:《史通》是中国及全世界首部系统性的史学理论专著,作者是唐朝的刘知几。全书内容主要评论史书体例与编撰方法,以及论述史籍源流与前人修史之得失,包括的范围十分广泛,基本上可以概括为史学理论和史学批评两大类。故答案为D项。《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汉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资治通鉴》是中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其他三项均不是史学理论著作,排除ABC项。

25.【答案】C。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26.【参考答案】

卢梭思想:

(1)主张天赋人权、民主共和制。(1分)

(2)社会契约论和人民主权说。(1分)

(3)人类不平等的根源是财产私有。(1分)

影响:

(1)积极(5分)

思想解放:进一步解放了人们思想,冲击着欧洲的封建专制统治,人的权利得到进一步尊重,自由和平等思想日益深入人心。

对欧美其他国家:冲击欧洲封建专制统治,对欧、美的资产阶级革命起了影响和推动作用。为法国大革命作了充分的思想准备。

对殖民地、半殖民地:成为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思想武器(美国、拉丁美洲、中国、日本)。

对人类:启蒙思想成为人们追求自由、平等的精神武器,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2)消极:具有阶级和时代的局限性,民主、自由、平等主要是资产阶级的民主、自由、平等,是为资产阶级服务的。(2分)

27.【参考答案】

(1)历史教科书是开展历史教学活动的重要依据,是历史教育资源的核心部分。学校应在教育行或部门指导下,由学校领导、专家、教师代表和家长代表共同选择经教育部审定的、适应本地特点和需要的教科书。

(2)学校图书馆是课程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应有意识地调整图书馆或资料室的藏书结构和规模,合理配置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书籍,以供学生查阅,丰富学生的社会、人文知识,加深他们对课程内容的理解。

(3)多方面开发和利用校外历史课程资源。一是利用历史遗迹、遗址,以及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档案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组织学生参观,增强直观的历史感受。二是利用乡土教材和社区课程资源。还应随时随地发现和利用本地区丰富的人力资源、家庭资源等。

(4)合理利用历史题材的视频资料。

(5)积极发挥网络资源的作用。

(6)历史教学还应充分发挥教师资源、学生资源等人力资源。(每点2分,答出5点即可得满分)

28.【参考答案】

(1)建立档案袋必须有明确的目的性。从评价目标来看,档案袋评价要选择那些传统的纸笔考试难以达到的目标,如资料的收集、需要花费较长时间来完成的任务等。从评价的内容来看,档案袋评价的内容选择应该相对集中,不宜随心所欲地把什么东西都往档案袋里塞,导致最后难以横向比较。从评价的过程来看,档案袋评价应该有一定的计划性,可以看出学生在某一方面的进步,例如,要评价学生写作能力的进步,可以把学生一年级的论文、二年级的论文和三年级的论文都放进档案袋,这样就能够形成一个明显的过程比较,反映了学生在历史论文写作这领域中的进步程度。(4分)

(2)建立档案袋必须注意合作性。档案袋评价十分强调教师与学生的沟通合作,包括档案主题的确定、档案建立过程的跟踪、档案成绩的评定等,教师都需要亲力亲为地跟进。它不是要求学生交一份手工作业然后由教师来打分,而是由教师指导学生完成一项学习任务,通过完成任务的过程达到某种目标、提高某种能力。因此,档案袋评价中教师要加强与学生的合作,不能够放弃对学生的指导。(3分)

(3)建立档案袋必须注意灵活性。档案袋评价没有一种非常固定的形式,因此在实践中我们完全可以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探索出不同的方式方法。例如,对于学生的手工作品,最终可以采用照片的方法来展示并收藏,不一定把制作原件塞进档案袋中。(3分)

三、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6分,共48分)

29.【参考答案】

(1)举措:确立王朝统治的正统性和合法性;构建尊孔崇儒的文化认同;建立各族一家的民族认同。(4分)

背景:巩固统治、加强集权的需要;政治统一、民族融合的发展;受儒家正统思想文化的影响。(4分)

(2)特点:与救亡图存紧密相连;反专制、求民主成为核心价值追求;通过政治革命打破王朝政治、建设现代民族国家。(4分)

意义:促进了思想解放和民族、民主意识觉醒;推动了民族民主革命进程;有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振奋民族精神,维护国家统一。(4分)

30.【参考答案】

(1)接受性学习策略。(2分)

原因:该老师本来以为学生看的是一些其他小说,没想到学生对历史感兴趣,看的是历史相关的小说;所看的书《明朝那些事儿》与后续“明清君主专制主义”的课刚好衔接。(每点2分,共4分)

(2)处理:首先,对该女生上课不认真听课偷偷看书的行为提出批评,并引导其他学生不能有类似的行为,其次,以商量口吻请这位女生担任下一课相关内容的主讲。(每点2分,共4分)

用意:学生资源也是重要的人力资源,我这样处理是想充分开发利用学生资源,积极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及认知基础,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历史教学活动,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完成历史教学的任务;同时这样设计能够充分挖掘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发挥学生的个性,拓展学生的历史视野,促进有效学习。(每点3分,共6分)

31.【参考答案】

(1)优点:在该案例中,关于新航路开辟的影响,教师没有照本宣科,而是先请学生做材料选择题,然后通过一系列问题的思考一步步认识新航路开辟的影响,较符合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3分)

问题:①教学最后环节让学生阅读教材后归纳总结的答案只是对教材的梳理,不仅受教材的局限较大,学生也难以理解。(3分)②教师最后总结的部分注重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但是更倾向于说教,引导性不强,且有些空洞,离学生比较遥远。(3分)

(2)建议

①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思考“玉米的原产地在哪里?”“是通过什么渠道来到欧洲的?”“非洲的咖啡是通过什么渠道到达美洲的?”“生长在非洲的黑人为什么去了美洲?”等问题的基础上,进一步追问“你认为新航路开辟的影响是什么?”让学生以历史小组为单位进行自由地交流和讨论,这个问题的答案不求统一,教材上的资料可以作为补充。(4分)

②最后的总结部分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航海的日记或者视频,让学生切身体会一下开辟新航路时环境的艰苦,之后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的感受,引导学生得出学习他们不畏艰险、积极进取的精神,同时尽量与他们自身生活和学习相关,不要刻意上升到民族复兴的层面。(3分)

四、教学设计题(本大题1小题,22分)

32.【参考答案】

环节一:导入新课

情景导入。

教师在PPT上展示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初,德国的图片,并提问:这二战结束之初的德国,它给你什么感受?学生观察图片得出:满目疮痍、百废待兴。

教师进一步引导:战后德国面临着严峻的战后重建任务,有人悲观地估计,仅仅清除柏林市区的瓦砾,就需要20年的时间。并进一步展示德国重建后的图片,提问:你觉得德国在战后需要多长时间才能重建成这样?学生自由回答,教师总结:令人惊叹的是,战后仅仅十年左右的时间,德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就远远超出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进入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这是为什么呢?顺势导入新课。

【设计意图】情景式导入能创造出适当的历史情境,使学生的心灵受到感染,同时设置的疑问能引发学生探究的欲望。

环节二:新课教学

(一)含义

学生根据教材得出战后资本主义国家之所以快速发展的原因是实行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并取得一定成功。

教师进一步追问:奉行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是来源于凯恩斯主义经济理论,即国家干预的经济政策,又称为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政策,那他的具体主张是什么呢?请学生阅读教材中的『历史纵横』,并介绍凯恩斯的经济学说。

学生回答之后,教师总结:凯恩斯主张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采取措施增加公共开支,降低利率,刺激投资和消费,以提高有效需求,实现充分就业。凯恩斯的经济学说,是对传统资本主义经济理论的一次革命,二战后在西方资本主义世界盛行。

(二)演变历程

教师在PPT上展示“Tom就业与失业”情境,请学生归纳概括情境的内容。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二战结束初期,波音公司关闭,60年代左右在美国联邦政府的帮助下公司重新发展,70年代政府切断公司资金。

接下来教师请学生根据情境的阶段特点阅读教材,梳理出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历程,并在PPT上呈现表格,请学生完成。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

之后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凯恩斯理论的相关材料,并提出问题:

1.战后,凯恩斯理论为什么会“广泛受到信奉”?

2.为什么在20世纪70年代又“遭到了人们的怀疑”?

学生根据材料和教材进行思考,并发言。教师根据学生回答进行总结:战后国家干预经济的理论受到信奉是因为罗斯福新政运用国家干预经济的方式,使美国摆脱危机,有了良好的示范作用,而且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二战中受到重创,战后需要依靠国家的力量发展经济。20世纪70年代又受到怀疑是因为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出现“滞胀”,经济增长停滞或下降,物价持续猛涨,通货膨胀严重,因此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主张建立政府干预与市场相结合的、国有制与私有制相并存的“混合经济”。

【设计意图】情境创意教学法能使枯燥的历史知识生动形象,同时在情境中体验历史能让学生对历史有更深刻的认识。

(三)评价

教师在PPT上展示邓小平的黑猫白猫论,并提问:我们应当如何评价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干预政策?

学生以历史小组为单位,5分钟时间自由交流讨论,教师适时引导学生从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思考,讨论结束后小组代表发言,其他小组补充。最后,教师进行总结: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积极作用是避免了自由放任下的生产盲目性,政府权威得到加强,有利于国家发展。消极作用是财政赤字加大;对私人企业管制过严,使其活力降低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设计意图】小组讨论法和史料教学法相结合的方式既突破了本节课难点,又能帮助学生养成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历史意识。

环节三:小结作业

1.小结:师生共同以板书为线索进行总结。

2.作业:预习下一子目,思考情境中的Tom失业之后是否需要担心基本的生活。

【设计意图】回顾板书的总结方式能及时梳理重难点,同时预习的作业使得本节课与下节课有了自然的联系。

(责任编辑:admin)

 

热门推荐

帮助中心

课程试听   直播课堂

课程试听   直播课堂

课程试听   直播课堂

帮助中心

全国客服热线:400-029-1116
联系电话:029-85568912 87555512
乘车路线:1.乘19路、44路、215路、215区间、217路、229路、239路、323路
2.地铁2号线纬一街站C出口向南500米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长安南路陕师大门面房A段5号

邮箱:dadejiaoyujituan@126.com 官方网站:http://www.dade100.cn
陕西创程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陕ICP备1500253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