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选题(共15题,每题3分,共45分)
1.以下( )不会导致网络安全漏洞。
A.没有安装防毒软件和防火墙 B.管理者缺乏网络安全知识
C.网速不快,常常掉线 D.没有严格合理的网络管理制度
2.计算机处理信息的过程是( )。
A.输出信息、处理与存储信息、收集信息 B.收集信息、处理与存储信息、输出信息
C.处理与存储信息、收集信息、输出信息 D.输出与处理信息、信息存储、收集信息
3.英文简写“CAD”在计算机应用领域是指( )。
A.计算机辅助学习 B.计算机辅助制造 C.计算机辅助设计 D.计算机辅助仿真模拟
4.数码相机中一张容量为16GB的SD卡能储存大约( )张大小为2MB的数码照片。
A.800 B.1000 C.8000 D.10000
5.在Word中若要将整篇文章中的文字“多余”删除,可以使用的菜单命令是( )。
A.自动更正 B.查找、替换 C.利用宏功能 D.使用修订命令
6.何老师要对某小组4位同学在某次考试中的成绩计算平均分,在“=”后应该输入下列哪项( )。
7.在制作课件时,设置单击文本框跳转到相应页面的效果,可采用的方式是( )。
A.设置超链接 B.设置幻灯片切换方式
C.设置幻灯片版式 D.设置自定义动画
8.以下格式中,属于音频格式的是( )。
A.WAV格式 B.JPG格式 C.DAT格式 D.MOV格式
9.Flash动画是以( )为基础的帧动画。
A.图层 B.场景 C.时间线 D.关键帧
10.为了显示效果的需要,Word中的艺术字或图片实现不同透明方式的叠加,Flash、Photoshop中的多种元素也按类似的原理工作,这种通用的技术称之为( )。
A.合成 B.图层 C.模拟 D.关键帧
11.为了解决全球网络中现有IP地址用尽的问题,科学家们提出了IPv6地址协议,规定一个IPv6地址由( )个字节表示。
A.4 B.6 C.8 D.16
12.下列( )是超文本传输协议。
A.FTP B.HTTP C.TELNET D.UDP
13.关系数据库是用( )的形式来组织和管理数据的。
A.堆栈 B.表格 C.队列 D.公式
14.流程图如图所示,当执行至“结束”时,变量C的值是( )。
A.6 B.7 C.8 D.9
15.关于信息技术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关照全体学生,把学生的信息知识提高到同一水平
B.强调问题解决,倡导创新实践
C.把信息技术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学习紧密结合起来
D.以课程实施为契机,努力创造条件,为学生营造良好的信息环境
二、简答题(共3题,每题10分,共30分)
1.使用“IE浏览器”上网时,点击“百度”(网址:www.baidu.com)进行信息搜索,请写出完成如下操作的具体步骤。如何将该网址收藏?
2.简述CPU的核心部件组成和功能。
3.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利用“迁移”方法可以提升教学效率。举出4个例子,说明如何利用“迁移”的方法进行教学。
三、案例分析题(共2题,每题20分,共40分)
1.本课是让学生学会用EXCEL对数据进行筛选、排序及分类汇总操作。采用“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和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
通过对学生提出一个熟悉而又感兴趣的任务,用以提高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情景中的任务产生问题,学生通过解决该问题达到对知识的掌握,不仅使学生掌握用EXCEL对数据进行筛选、排序及分类汇总操作,而且使学生更知该操作的实用性。在对任务的操作中,若学生不会的可以查看学习资源:如点击任务边上的帮助视频、看教材、上网查询(已搜集了几个网址)或者请教同学、老师。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在这过程中学生不仅学会了读数据统计分析的基本操作,而且培养了他们合作精神,锻炼了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任务操作结束后,请各组推选一位代表,评价本班的期中成绩情况。这样可以培养学生评价能力及表达能力。
(1)请你评价一下本节课的特色之处。
(2)本节课采用了什么教学方法?有什么样的优势?
2.师:最近老师读到一首非常优美的诗,今天带来与同学们共同欣赏。(学生朗读时,有一个字全班同学都不认识)
教师提出任务:运用网络查找字的读音与含义。(学生们积极、快速投入到网络进行查找)
第一个找到答案的学生与全班同学分享了查找方法与过程。
师:对这位学生大加赞扬,并鼓励同学们继续探索不同方法。
学生们又积极尝试,找到了多种查找方法。
最后,教师感叹道:“有的方法老师也不会,今天,我也学到了新知识!”
请根据上述教学片段回答问题:
(1)教学片断中,教师运用了哪些教学策略?
(2)教学片断中呈现了怎么样的师生关系?
四、教学设计题(共1题,共35分)
根据下面要求完成教学设计:
(1)教学对象:八年级学生
(2)教学课题:Flash的形变动画制作
(3)学生已经掌握Flash动画中逐帧动画、移动动画制作方法。
(4)结合中国文字的演变知识,完成表格中相关教学设计。
初中信息技术课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