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课报班

在线模考

教案模板

视频教学

直播课程

网校课程
当前位置: 主页 > 教师资格证 > 历年真题 >

2019上半年初中物理教师资格证面试试题(精选)第五批

时间:2019-12-03 16:13    来源:未知  

本次教资面试试题来源于学员回忆,与真实试题存在偏差,仅供参考。

初中物理《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途径》

二、考题解析

【教学过程】

环节一:新课导入

教师引导学生回忆上节课学习的内能的相关知识,提问学生物体的内能和什么因素有关;学生回答,物体的内能和温度,体积,状态等有关。教师提问怎样改变物体的内能。从而引出新课。

环节二:新课讲授

教师提出问题,如何判断物体(如一杯水、一块铁块)的内能是否改变,引导学生思考。

教师根据学生讨论结果,得出结论:通常情况下,对固体或液体,由于体积变化不明显,主要通过温度变化来判断内能是否改变。

1.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实验,将准备好的铁丝拿出来,边想边试,小组之间进行交流,试着改变铁丝的内能,尽可能的想出更多的办法。

学生讨论的同时进行思考,提出改变方式

(1)将铁丝进行弯折、敲打;

(2)将铁丝放在太阳下晒、放在火上烤等。

教师总结,并展示实验视频。在一个配有活塞的厚玻璃筒中放一小团小硝化棉,迅速压下活塞,硝化棉燃烧起来。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硝化棉会燃烧起来。

教师总结学生的回答,因为迅速下压活塞时,活塞对筒内空气做功。而硝化棉燃烧说明筒内空气温度升高,也就是说,筒内空气的内能增加了,实验说明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教师引导学生利用手中的铁丝进行实验,感受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的过程。引导学生思考,能量是守恒的,在做功的过程中铁丝的内能怎样变化。

教师总结学生的回答,在做功的过程中,铁丝的内能增加,增加量和手对铁丝做的功一样。

2.教师提问,除了做功之外,还能怎样改变物体的内能,举出一些通过这种方式改变内能的实例。

教师总结学生回答,除了做功之外,还可以通过热传递来改变物体的内能,例如:烧水、炒菜、冷冻。这种改变内能的方式叫做热传递。

教师总结,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式是做功和热传递,在改变内能的过程中,两种方式是等效的,效果是相同的。

环节三:巩固提高

说出以下改变内能的例子中,哪些是通过做功改变的,哪些是通过热传递改变的。

(1)给自行车打气,气筒壁会发热;(做功)

(2)冬天,手冷时,将两只手互相搓一搓;(做功)

(3)炒菜时,菜在锅里慢慢变热。(热传递)

环节四:小结作业

小结:师生共同总结改变内能的两种方式;

作业:搜集生活中改变内能的方式,举出例子并在下节课进行讨论。

板书设计

【答辩题目解析】

1.请说出热传递改变内能的原理和方式?

【参考答案】

热传递是改变内能的一种方式,是热量从温度高的物体传到温度低的物体,或者从物体的高温部分传到低温部分的过程。只要物体之间或同一物体的不同部分之间存在温度差,就会有热传递现象发生,并且将一直继续到温度相同的时候为止。

热传递主要有三种方式:热传导、热对流和热辐射。

热传导:它具有依靠物体内部的温度差或两个不同物体直接接触,在不产生相对运动,仅靠物体内部微粒的热运动传递了热量。从微观角度来看:固体与固体间热传导的表现形式是自由电子运动;固体与液体之间热传导的表现形式是分子碰撞;气体之间热传导的表现形式是分子的热运动。

热对流:流体中温度不同的各部分之间发生相对位移时所引起的热量传递的过程。

热辐射:借助电磁波传递能量的方式称为热辐射。由于热的原因,物体的内能转化为电磁波的能量而进行的辐射过程。

2.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什么?

【参考答案】

知识与技能:能说出改变内能的两种方式;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提升归纳分析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物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习物理的兴趣。

初中物理《功率》

二、考题解析

【教学过程】

环节一:新课导入

【创设情境】

创设情境引入新课,播放视频,提问学生:用挖掘机挖土和工人挖土哪个更快?图中情景说明什么问题?引导学生认识做功有快慢之分,由情境引入吸引注意,导入新课《功率》。

环节二:新课讲授

1.功率的定义

提问:速度的物理意义是什么?带领学生回顾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再给学生提供几组数据如下表:

引导学生思考,哪一个做功快?说出比较的依据。学生分小组讨论并阅读教材,知道时间相同时,所做的功越多,做功越快;做功相同时,时间越短,做功越快。提问:如果做功和时间都不相同的两个物体怎么比较做功快慢呢?

教师提示:可以用单位时间内做的功表示做功快慢。

师生总结:用一个物理量来表示单位时间内做的功,即功率。

【答辩题目解析】

1.功率的物理意义是什么?是否功率大的机器做功一定比功率小的机器做功多?

【参考答案】

初中物理《汽油机》

二、考题解析

【教学过程】

环节一:新课导入

演示实验引入:在试管中装些火柴头,用软木塞塞住试管口,加热使火柴头燃烧,请同学们注意观察现象(火柴头燃烧,软木塞被推出试管口)。说一说从火柴头燃烧到软木塞被推出试管口过程中能量是怎样转化的?随后点明这就是一个简单的热机,教师引出本堂课。

环节二:新课讲授

向学生说出汽油机的定义,汽油机是以汽油作为燃料,将内能转化成动能的的发动机。

播放视频,视频主要内容为:汽油机在生活中的应用、汽油机的历史和发展过程、汽油机的组成以及汽油机各个零部件的简单介绍。

展示课本图13-15,请学生口述汽油机的各个部分的名称。接着展开小组讨论,主题为《如果我们生活中没有汽油机会怎么样》,学生能够更深刻认识到汽油机在生活中的作用。

教师利用动画展示汽油机工作过程,告诉学生:活塞在气缸内作一次单向运动叫做一个冲程(或行程),在动画展示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分析汽油机在一个工作循环中,各冲程活塞的运动情况,以及其他部件的配合动作,贯穿讲解每一冲程中能量的转化情况,引导学生完成以下表格。

环节三:巩固提高

在汽油机的工作过程中,一个工作循环需要有几个冲程?对外做功几次呢?(汽油机工作时,一个工作循环有四个冲程,对外做功一次。)

环节四:小结作业

总结本堂课内容,找出生活中汽油机应用的实例。

板书设计

【答辩题目解析】

1.详细说一下汽油机的工作原理。

【参考答案】

进气冲程:此时,活塞被曲轴带动由上止点向下上止点移动,同时,进气门开启,排气门关闭。当活塞由上止点向下止点移动时,活塞上方的容积增大,气缸内的气体压力下降,形成一定的真空度。由于进气门开启,气缸与进气管相通,混合气被吸入气缸。当活塞移动到下止点时,气缸内充满了新鲜混合气以及上一个工作循环未排出的废气。

压缩冲程:活塞由下止点移动到上止点,进排气门关闭。曲轴在飞轮等惯性力的作用下带动旋转,通过连杆推动活塞向上移动,气缸内气体容积逐渐减小,气体被压缩,气缸内的混合气压力与温度随着升高。

作功冲程:此时,进排气门同时关闭,火花塞点火,混合气剧烈燃烧,气缸内的温度、压力急剧上升,高温、高压气体推动活塞向下移动,通过连杆带动曲轴旋转。在发动机工作的四个冲程中,只有这个在冲程才实现热能转化为机械能,所以,这个冲程又称为作功冲程。

排气冲程:此时,排气门打开,活塞从下止点移动到上止点,废气随着活塞的上行,被排出气缸。由于排气系统有阻力,且燃烧室也占有一定的容积,所以在排气终了地,不可能将废气排净,这部分留下来的废气称为残余废气。残余废气不仅影响充气,对燃烧也有不良影响。

排气冲程结束时,活塞又回到了上止点。也就完成了一个工作循环。随后,曲轴依靠飞轮转动的惯性作用仍继续旋转,开始下一个循环。如此周而复始,发动机就不断地运转起来。

2.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什么?

【参考答案】

知识与技能:理解汽油机的构成和工作原理,能够说出汽油机的工作过程;

过程与方法: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从已有的知识出发,提高建立模型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物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习物理的兴趣。

(责任编辑:admin)

 

热门推荐

帮助中心

课程试听   直播课堂

课程试听   直播课堂

课程试听   直播课堂

帮助中心

全国客服热线:400-029-1116
联系电话:029-85568912 87555512
乘车路线:1.乘19路、44路、215路、215区间、217路、229路、239路、323路
2.地铁2号线纬一街站C出口向南500米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长安南路陕师大门面房A段5号

邮箱:dadejiaoyujituan@126.com 官方网站:http://www.dade100.cn
陕西创程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陕ICP备1500253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