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教师资格证培训中心 > 试题资料 > 正文

2018年上半年小学数学教师资格面试试题(精选)第二批

作者:陕师大教师资格证培训中心

添加时间: 2018-11-17 11:18:48

内容摘要:2018年上半年小学数学教师资格面试试题(精选)第二批。小学数学《吨的认识》。小学数学《上、下、前、后》。小学数学《分与合》。

2018年上半年小学数学教师资格面试试题(精选)第二批

小学数学《吨的认识》

  一、考题回顾
 

  二、考题解析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知

  小朋友们喜欢去动物园玩吗?你们都喜欢什么动物,来看看大家了解这些动物们有多重吗?(课件出示以下动物图片)

  一只鹦鹉大约重35( )。

  一只小兔大约重3( )。

  一只东北虎约重350( )。

  一头大象约重5( )。

  鹦鹉、小兔、东北虎的体重为什么选用克或千克作单位?说说你的想法。

  这里大象的体重选用“克”或“千克”作单位还合适吗?

  大象的质量要用“吨”来作单位。你们知道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用吨作单位呢?

  计量较重的或大宗物品的质量,通常用吨作单位,吨可用符号“t”来表示。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这个新的质量单位吨(板书:吨的认识)。

  (二)建构新知

  1.初步认识1吨有多重

  (1)思考:1吨有多重?吨和千克有什么关系?

  (2)(出示课本图片)引导学生观察10袋大米,每袋重100千克,2袋重200千克……

  10袋是1000千克,就是1吨。1吨=1000千克。

  (3)(出示图片)一只北极熊约重500千克,两只北极熊约有( )千克,也就是( )吨。

  3.活动体验1吨有多重

  (1)共同体验1吨的重量。

  每小组准备10千克一袋的大米,每人抱一抱,感受10千克的重量,再合作感受20千克、30千克的重量,引导学生推算多少袋有1吨。(课件演示100袋是1吨)

  1吨=1000千克

  (2)分组活动,感受1吨的重量。

  ①每小组可以准备一桶水、一捆书、一位同学体重等不同的物品。

  ②每位同学亲自抱一抱、抬一抬、背一背。

  ③通过算一算、估一估得出多少同样的物品质量是1吨。

  ④分组汇报结果。

  (三)巩固提高

  1.把动物和合适的体重连起来。

  2.吨和千克的换算

  3吨=( )千克 6000千克=( )吨

  (四)小结作业

  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你有什么收获?

  作业:了解一下你家每月的用水量是多少吨。如果每月少用1吨水,你认为能做到吗?和爸爸妈妈商量一下,可以采用哪些节水方法?

  【答辩题目解析】

  1.本节课的重点是什么?

  【参考答案】

  重点:建立吨的质量观念,能熟练运用1吨=1000千克,正确进行吨和千克之间的单位换算。

  2.“数”与“量”的关系和区别?

  【参考答案】

  “数”是表述“量”的语言文字符号,它是主观人为规定的,是可以随意改变的。“量”是客观事物的大小、范围、程度等,它是客观实在,是无法用意志随意改变的。同一个量,可以用不同的数字和度量单位来表达。例如:重量是一千克的物体,可以表示为:1米、10分米、100厘米、0.001千米。

小学数学《上、下、前、后》

  一、考题回顾
 

  二、考题解析

  【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

  1.活动中初步感受上下。

  把数学书放在桌面上,铅笔盒放在数学书的上面。说一说:桌面上有什么?数学书的上面有什么?铅笔盒的下面有什么?

  2.活动中初步感受前后。

  说一说:自己的前面有几名同学?后面有几名同学?

  (二)探究新知

  1.引导观察,认识“上、下”。

  课件出示主题图:江上大桥图,学生观察,交流讨论。

  (1)观察这幅图,你看到了什么?

  (2)你能用“上、下”这样的词说一说这些交通工具的位置吗?

  (3)大家一会儿说火车在上面,一会儿又说火车在下面,火车到底在哪里呀?这是怎么回事啊?

  (4)怎样才能说清楚呢?

  2.认识“前、后”。

  课件出示动画:汽车图,学生观察,交流讨论。

  (1)你又看到了什么?

  (2)你能用“前、后”这样的词说一说这些车的位置吗?车头开向的方向就是“前”。

  (3)大家一会儿说卡车在后面,一会儿又说卡车在前面,这又是怎么回事啊?

  (4)怎样才能说清楚呢?

  (三)巩固练习

  1.说一说。请你用“上、下、前、后”说一说教室里的人或者物品的位置。说清______在______的上面,______在______的下面;______在______的前面;______在______的后面。

  (四)小结作业

  说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课后作业:回去与父母分享一下今天所学,认一认家中物体的位置关系。

  【答辩题目解析】

  1.“上、下”“前、后”的相对性是什么?如何让学生理解的?

  【参考答案】

  在教学过程中,我结合“平面图”,让学生辨认图上的两个物体的位置关系时,要让学生在现实空间的活动中完成。比如:让学生“说说你的前面是谁?后面是谁?”等问题。

  2.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什么?

  【参考答案】

  【知识与技能】

  认识“上、下”“前、后”的基本含义,初步感受上与下、前与后它们具有相对性,并能用上、下、前、后描述物体所在的位置。

  【过程与方法】

  在学习活动中,借助原有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抽象出四个方位词,会用“上、下”“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将活中的位置认识提升到数学化的认识,体会方位在生活中的价值,发展空间观念。

小学数学《分与合》

  一、考题回顾
 

  二、考题解析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我们已经认识了1~5这5个数字朋友,今天我们来和他们做游戏。

  从下往上看,表示把1和3两部分合并在一起。如图所示。

  (四)小结作业

  这节课我们研究了数的分与合,还学习用符号表示数的分与合,你觉得在哪方面有收获?

  回家与父母分享一下收获。

  【板书设计】

  【答辩题目解析】

  1.讲一下数的分化与组合采用情景导入法。

  【参考答案】

  出示课件,复习旧知。

  师:大家复习得真好,大家掌声鼓励鼓励自己。

  小朋友们在鼓掌时是怎么拍手的,谁来示范一下?(一个学生主动示范)

  师:那大家也照样子慢慢地做几次拍手动作,好吗?(集体模仿)

  师:现在你能说一说我们鼓掌时是怎么拍手的吗?(两只手先分开来,再合起来,然后又分开来,再合起来。)

  师:看来两只手要有分有合才能拍响。

  在数学王国里呀,也经常用到分与合的知识,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数的组成。(板书课题:分与合)

  2.你认为你讲的内容,为学生以后的学习打下怎样的基础?

  【参考答案】

  本节课是在学生认识了1~5各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同时本部分内容为以后学习5以内的加减法奠定了重要的基础,在整个第三单元的学习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为学生了解数学的用处和体会学习的乐趣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地址:西安市长安南路199号师大路校区
电话:029-85568912 87555512 15399057395
备案:陕ICP备15002534号-1
  • 扫一扫,第一时间获取考试信息
  • 大德教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