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教师资格证培训中心 > 试题资料 > 正文

2018年上半年小学数学教师资格面试试题(精选)第三批

作者:陕师大教师资格证培训中心

添加时间: 2018-11-17 11:24:57

内容摘要:2018年上半年小学数学教师资格面试试题(精选)第三批。小学数学《千米的认识》。小学数学《位置》。小学数学《平移》。

2018年上半年小学数学教师资格面试试题(精选)第三批

小学数学《千米的认识》

  一、考题回顾
 

  二、考题解析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复习旧知

  (1)说说我们已学过哪些长度单位?(教师板书)用你喜欢的方式表示1米、1分米、1厘米。

  (2)在( )里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

  ①一枝铅笔长18( )。

  ②一枚1分硬币厚约1( )。

  ③教室里的课桌高8( )。

  ④教室地面约长8( )。

  ⑤北京到黄山市的距离是1316( )。

  2.导入新课

  揭示课题:北京到黄山市的路程很远,用米测量太麻烦了,我们需要用更大的长度单位来测量,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个新的长度单位——千米。(教师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1.初步建立1千米的观念

  (1)说一说:对于"千米"这位新朋友,你想知道些什么?

  (2)想一想:1千米到底有多长呢,你能否具体说说你心目中1千米的长度?

  2.进一步建立1千米的表象

  (1)结合课前测量学校运动场跑道一周的长度,你认为1千米有多长?

  课件出示:我们学校运动场跑道一圈是200米,沿跑道走( )圈的长度正好是1000米,1000米用较大的单位表示是1千米。教师板书:1千米=1000米。

  (2)出示标准化跑道的图片,注明跑道一圈是400米。

  课件出示:沿跑道走半圈是( )米,走( )的长度正好1千米。

  3.实际感受1千米

  (1)到操场上量出100米的距离,让学生仔细观察一下。(此环节也可以在课前完成)

  (2)让学生按一般的步行速度实际走一走,所需时间大约是1分15秒。

  (3)让学生想象一下10个100米有多远。

  4.欣赏生活中的千米

  课件出示指路标志、珠穆朗玛峰主峰高度、汽车速度表等图片,让学生欣赏生活中的“千米”,做生活中的有心人。

  (三)巩固新知

  1.填一填

  (四)小结作业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2.你能从生活中找出1千米吗?

  【答辩题目解析】

  1.说说你是如何帮助学生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

  【参考答案】

  充分运用操场跑道,引导学生根据跑道1圈的长度推导出1000米的长度,从而认识1000米=1千米。让学生说说1千米里面有几个100米,几个200米或几个500米等,帮助学生认识1千米。

  2.“数”与“量”的关系和区别?

  【参考答案】

  “数”是表述“量”的语言文字符号,它是主观人为规定的,是可以随意改变的。“量”是客观事物的大小、范围、程度等,它是客观实在,是无法用意志随意改变的。同一个量,可以用不同的数字和度量单位来表达。例如:一米长的量,可以表示为:1米、10分米、100厘米、0.001千米。

小学数学《位置》

  一、考题回顾
 

  二、考题解析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我们全班有40名同学,如果我要请你们当中的某一位同学发言,不叫出你们的名字,你们能帮我想想要如何表示才能既简单又准确吗?

  学生各抒己见,讨论出用“第几列第几行”的方法来表述。今天继续在前面学习过前后左右的基础上学习《位置》。

  (二)生成新知

  (1)谁能描述出××同学具体坐的位置?

  有的学生用以前学过的前后左右的方法描述同学的位置,也有的同学用第几行第几列或第几列第几行来表述。老师都给予肯定。

  如果老师用第3列第4行来表示××同学的位置,那么你也能用这样的方法来表示其他同学的位置吗?

  (2)学生练习用这样的方法来表示其他同学的位置。(注意强调先说列后说行)先指名说说,然后同桌互相提问互相说。可以采用不同的问法来练习。同学互相评价。

  (3)教师教学写法:××同学的位置在第3列第4行,我们可以这样表示:(3,4)。按照这样的方法,你能写出自己所在的位置吗?(学生把自己的位置写在练习本上,指名回答),同学互相评价

  师生活动:

  (1)刚才大家确定一个同学的位置,用了几个数据?(2个)

  (2)我们习惯先说列,后说行,所以第一个数据表示列,第二个数据表示行。如果这两个数据的顺序不同,那么表示的位置也就不同。(让学生体会位置的相对性。)

  (三)应用新知

  (1)教师念出班上某个同学的名字,同学们在练习本上写出他的准确位置。

  (2)指名说出同学的名字,其他同学在本子上写出准确位置并集体订正。

  (3)同座位互相说某同学名字,对方写出位置;或说出某一位置,让同学说出是哪位同学?

  (4)发散思维:生活中还有哪些时候需要确定位置,说说它们确定位置的方 法。

  (四)小结作业

  小结:我们今天学了哪些内容?你觉得自己掌握的情况如何?学生自由表达,自由评价。教师最后总结。

  作业:观察平移前后的图形,说说你发现了什么?(图形不变,右移时列也就是第一个数据发生改变,上移时行也就是第二个数据发生改变)

  【板书设计】

  【答辩题目解析】

  1.你认为这节课重点是什么,难点是什么?

  【参考答案】

  【重点】

  根据行、列确定物体的位置。

  【难点】

  能够在具体的情景中,根据行、列来确定物体的位置。

  2.《数学课程标准》要求对数学学习的评价要关注些什么?

  【参考答案】

  对数学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的学习过程;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

小学数学《平移》

  一、考题回顾
 

  二、考题解析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老师做关窗、拉黑板的动作。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些是什么现象吗? 引导学生说出:这是平移现象。

  追问:你还能说出生活中有哪些关于平移的现象?学生答:升旗,缆车,火车在笔直的铁轨上开等。

  (二)生成新知

  (1)课件出示教材中的例题1图。

  先让学生说出虚线部分和实线部分表示的是什么意思。

  提出问题:下面的小船图和金鱼图分别是怎样运动的?它们的运动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2)教师动画演示小船图和金鱼图运动的过程,让学生观察,感受平移,并强调平移的方向。

  提问:小船图和金鱼图都进行了平移,它们是朝哪个方向平移的呢?学生观察得出:小船图和金鱼图都是向右平移。

  讲解概念:

  (1)认识平移的距离。

  提问:小船图和金鱼图都是向右平移,它们的运动有什么不同吗?引导学生发现:小船图平移的距离比金鱼图远一些,并数一数。(引导:数一数,小船图向右平移了几格?)小组交流讨论,教师巡视,进行纠错。之后组织全班交流。师质疑:有位同学数出两艘小船之间的距离是4格,他认为平移的距离就是4格,你觉得对吗?引导学生得出:4格只是两艘小船之间的距离,而不是小船平移的距离。追问:刚才同学们在小组内交流了怎样数平移了几格的方法,谁来和大家分享一下,你是怎么数的?

  引导学生进行汇报交流,学生可能会出现不同的数法,教师可以组织全班同学进行评价和判断,必要时让学生上台演示自己数的方法。

  数法预设:

  方法一:看船帆上的一条线段,这条线段向右平移了9格,小船图就向右平移9格。

  方法二:看船头的一个点,这个点向右平移了9格,小船图就向右平移9格。

  (2)数一数:金鱼图向右平移了几格?再与同学交流。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组织交流,教师巡视。

  (3)小结确定平移的距离的方法。

  先让学生说说,教师再结合学生的发言进行小结:我们在确定图形平移的距离时,可以先找出参照点,看它向哪个方向平移了几格,这个图形就向那个方向平移了几格。

  (三)应用新知

  完成教材中的“试一试”。

  (1)学生独立画图。

  教师巡视,了解学生存在的问题,对个别有困难的学生进行适当辅导。

  (2)组织汇报。

  学生一边用投影展示画出的图形,一边汇报是怎么画的。

  师根据学生的汇报小结画法:一种方法是先确定平行四边形的四个顶点,找出每个顶点平移后的对应点,再将这四个对应点依次连接起来;另一种方法是找每条边平移后的对应边。

  (四)小结作业

  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你对今天的学习还有什么疑问吗?

  作业:想一想,生活中还有哪些是平移的现象?

  【板书设计】

  【答辩题目解析】

  1.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你是如何引导同学们正确画出平移后的图形?

  【参考答案】

  1.动态呈现平移过程,明白移动几格的意思。

  在平移的过程中,学生很容易对移动几格产生错觉,会错误地把移动的格数理解成两个图形中间的空格格数。教学中可以通过课件动态的展示平移过程,使学生通过观察,了解平移的方向和平移的距离分表示什么意思;也可以利用实物模型,按平移的要求实际操作,让学生体会平移的过程是整个图形按照要求进行平移,平移的距离是对应点之间的方格数,而不是平移前后两个图形之间的方格数。

  2.探索图形平移的画法,发展学生在方格纸上画平移图形的能力。

  第一、选点。也就是在原图形上选择几个能决定图形形状和大小的点。

  第二、移点。也就是按要求把选择的点向规定的方向平移规定的格数。

  第三、连点成形。

  2.教材中为什么要采用方格图?

  【参考答案】

  方格图是学生学习轴对称、平移两种图形变换的重要工具,方格图上一条条水平和竖直的线,为学生建立方位感、感受距离提供有力的参照,是发展学生空间观念的重要途径和组成部分。这里的方格图不仅仅可以提供给学生简单的数据提示,以便成功地发现规律,还能够帮助学生在计算的基础上建立形的表象,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方格图发挥了测量标准的重要作用,除了帮助学生发现和总结计算方法,更为学生理解和感受图形之间的联系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同时,方格图为学生提供实践的空间,使学生有了“做”数学、体验数学、经历数学的机会,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学习数学知识,掌握数学学习方法。学生在这样的活动中,不仅仅收获了知识,也积累了测量的意识和方法,发展了空间观念。

地址:西安市长安南路199号师大路校区
电话:029-85568912 87555512 15399057395
备案:陕ICP备15002534号-1
  • 扫一扫,第一时间获取考试信息
  • 大德教育微信